罗永浩和西贝的恩怨,这两天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实际上,这起事件主要源于预制菜的问题。
对于预制菜,如今大家越来越熟悉,也为大家所逐渐接受。
相比之下,预制菜有干净卫生方便的优势,但又少了一些“烟火气”,失去了现场炒菜的美味。
有所得就有所失。
当工业产品大势所趋时,也就必然少了一些让人回味的东西,就像失去了灵魂,让每道菜肴变得统一起来。
此次罗永浩在西贝用餐后就大发牢骚,吐槽西贝用的都是预制菜,难吃还很贵。
结果西贝的贾老板很快就跳了出来。
回应对方自己的餐厅百分百没有预制菜,只有预制工艺。
也就说,比如某些菜需要提前腌制等,这就不能说是预制菜。
当然,贾老板的“狡辩”很快就被打脸。
有不少网友爆料,西贝用一些包装好的冷冻食材等等。
包括罗永浩所展示的一些袋装冷冻产品。
这些是名副其实的“预制菜”。
而贾老板则说那些都是以前的,基本上快清空了,并且餐厅里也不使用,主要用于外卖等等。
一番话,反过来暴露了其他一些问题。
比如外卖和堂食有很大区别,言下之意是外卖用了预制菜,堂食没有。
让人以后都不敢点西贝的外卖了。
贾老板坚持堂食只使用了“预制工艺”,而没有使用预制菜。
谈到预制菜,和转基因有一拼。
归根到底,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知情权”。
你看,转基因食用油都很便宜,非转基因食用油就要贵了不少。
两者的销量,在市场上都很好。
大家是各取所需。
现在在市场上,消费者一眼都能看得到。
以前可不是这样。
在闹腾了好多年后,食用油厂才都在产品上标注了“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字样。
因此,作为消费者也需要知道自己堂食中的菜品是不是预制菜,如果是麻烦请你告知一下。
这一点权利,还是应该要有吧。
你卖预制菜不告知,却让我们掏了非预制菜的钱,是不是很不合理,也很不公平,更是践踏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呢?
这等乱象,希望在预制菜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得到厘清,也希望众多商家能够标注堂食中有没有使用预制菜,或哪些菜品使用了预制菜。
消费者必须要知道这些。
否则,哪里敢放心去食用?
只会让整个市场都会让人产生质疑,同时也会伤害到整个餐饮市场。
西贝的贾老板这次估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是罗永浩吐槽后立马道歉,或指出哪些菜里用了所谓的“预制工艺”,向消费者解释清楚,情况还不像如今这般糟糕。
和罗永浩叫板下去,无异于向消费者“挑战”。
向消费者“挑战”,岂不是和自己的“衣食父母”过不去?
你说,西贝还有好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