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的环评公示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这一酝酿6年的重大工程进入开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据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进入国家发改委最终审批环节,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批复、2026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这条连接沪杭两大都市的新动脉,全长197.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达672.55亿元,建成后将使上海与杭州间的通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左右。
回溯2019年,该项目首次纳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作为沿海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既有沪昆高铁运输压力的重要使命。多年来,既有沪杭高铁日均发送旅客已超设计能力的120%,节假日高峰期更是一票难求。尽管2024年底沪苏湖高铁通车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客流,但因需绕行湖州,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沪杭直达的运力瓶颈。
新建沪杭高铁的线路走向颇具战略考量,从上海东站出发,经奉贤、金山两区进入浙江,途经平湖、嘉兴南、桐乡等地,最终接入杭州西站,全线共设9座车站,其中4座为新建站点。值得注意的是,线路桥梁占比高达95%,在杭州湾北岸复杂的地理环境中构建起一条"空中走廊",既减少了对沿线土地资源的占用,又能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关键基础设施,这条高铁的意义远超交通范畴。以上海南站为例,改扩建后将成为集高铁、市域铁路、地铁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与浦东国际机场的"空铁联运"。杭州西站则通过衔接湖杭、杭临绩等高铁线路,强化了杭州对浙西地区的辐射能力。沿线的嘉兴南站将成为通甬、沪昆、沪杭三条高铁的交汇点,推动嘉兴加速融入沪杭"一小时生活圈"。
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惠及沿线超过4000万居民的日常出行,更将深刻改变长三角的产业布局。上海浦东的科创资源可通过这条快速通道直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而杭州的数字经济优势也将更便捷地辐射至上海临港新片区。据预测,到2035年,线路日均客流量将突破15万人次,带动沿线GDP增长超过3%。
从2019年纳入规划到2026年即将开工,六年磨一剑的沪杭高铁新通道,见证了长三角从"地理邻近"到"功能一体"的深化过程。当2029年列车呼啸而过杭州湾北岸时,这条钢铁动脉所承载的,不仅是往来穿梭的旅客,更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加速崛起的铿锵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