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7日,印度当地媒体《第一邮报》和NDTV电视台报道称,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访问新德里时,明确邀请印度参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组成的联合巡逻任务编队(MSP),在马六甲海峡进行海上巡视巡逻任务,实际上就是在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引入印度这个域外变量,继而对华实施对冲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是新加坡首次公开邀请域外国家印度积极参与马六甲海上通道和南海事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新加坡对华“下狠手”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新加坡对华搞对冲平衡政策的公开化举措,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是东大国家对外贸易的关键性、指标性战略通道,也是进出南海的战略要地,新加坡此时将与南海不相干的域外国家吸引入局实则包藏祸心。
马六甲是“生命线”,新加坡的焦虑藏不住
马六甲海峡这地方有多重要?每天光原油就有1500多万桶从这儿过,还有大量的货物运输,中国八成的石油进口都得走这条道。
新加坡作为海峡边上的国家,这些年全靠吃“航道饭”赚钱——不管是港口停靠、导航服务,还是给船加燃油,都能赚不少。但最近几年,中国在东南亚的动作越来越多,新加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中国跟东盟国家的生意越做越近。就说2023年,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贸易额都到1624亿美元了,主要就是靠原油和集成电路这些大宗商品撑着。
而且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建港口,比如缅甸的皎漂港、泰国的林查班港,这些港口一旦起来,说不定会分走马六甲的一部分航运生意,新加坡能不担心吗?
另一方面,中国在南海搞岛礁建设,军事存在也越来越明显,新加坡总怕大国在这儿博弈,最后把马六甲的航道安全给搅乱了。
其实新加坡跟中国的生意也没断过,2024年两边贸易额还1111亿美元呢,但它毕竟是个弹丸小国,外交上一直习惯“多踩几条船”——谁都不得罪,又谁都能靠上点。
这次主动请印度进MSP,说到底就是怕中国在这一片的影响力太大会压过它,想找个外部力量来平衡一下。印度这些年一直想往东南亚钻,搞“东向行动”政策,正好跟新加坡的心思对上了,两边算是各取所需。
印度乐意来:既能扩势力,又能跟中国掰掰手腕
印度对马六甲海峡早就有想法了。从2014年莫迪上台搞“东向行动”开始,印度就一直想在东南亚刷存在感,跟新加坡、泰国经常一起搞军演,比如SIMBEX、SITMEX这些联合演习,就是为了拉近关系。
这次能加入MSP,对印度来说是个大机会,能实实在在提升它在这一片的影响力,具体能带来两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印度的军事存在能真真切切落地。这些年印度海军一直在搞现代化,航母、核潜艇都有了,还有能打老远的导弹,实力确实比以前强了。
新加坡要是允许印度军舰常来樟宜基地停靠,那印度就能在马六甲海峡常年放船,直接盯着中国的能源运输线。而且印度还在缅甸的实兑港搞投资,弄了个卡拉丹多式联运项目,跟马六甲这边的动作配合起来,刚好能搭一条从印度洋到东南亚的“战略走廊”,算盘打得很精。
但这事儿也容易搅乱地区局势。以前马六甲海峡的安保都是沿岸国自己说了算,印尼和马来西亚之前一直特别反对美国这些外部国家插进来。这次新加坡没跟人商量好就拉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说不定会不高兴。
更关键的是,印度跟中国在边境和南海都有矛盾,它来马六甲,很容易被当成是跟中国“对着干”的一步棋。美国本来就想在“印太”搞事,说不定还会借着这个机会,跟印度、新加坡搞三边合作,到时候地区紧张感肯定会升级。
中国怎么应对?不慌,从长计议有办法
面对新加坡这步“狠棋”,中国不用急着对抗,从经济、外交、安全这几方面慢慢布局,就能稳住局面,还能把挑战变成机会。
先从经济上跟沿岸国绑得更紧。比如跟印尼、马来西亚多做实在生意,2024年中国从马来西亚买原油就花了190亿美元,咱们可以跟它签长期采购合同,让马来西亚觉得跟中国合作不吃亏;还有印尼的镍矿加工、新能源产业,中国企业比如青山控股在那儿建了产业园,这种合作能让印尼更依赖中国,自然不会轻易跟着新加坡折腾。
然后在安全合作上,多搞“多边”少搞“对抗”。中国可以牵头,让东盟国家当主力,搞一个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合作机制——以前是沿岸国自己管,现在可以拉着周边国家一起商量,印度要是想来,就让它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别让它搞“单边行动”。
另外,还能联合俄罗斯、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在联合国提个航道安全的倡议,让更多国家参与进来,这样美印想单独掌控局面就没那么容易了。
关键还要有自己的“战略支点”。中国在柬埔寨的云壤港建了联合保障训练中心,离马六甲也就几百公里,真要是航道出点急事,能很快赶过去处理。
还有中缅油气管道,现在每年能输2200万吨油,已经能帮中国少依赖一点马六甲了。以后还可以跟泰国聊聊克拉运河的事儿,万一马六甲真出问题,也有个备选的运输道。
外交上也别跟新加坡闹僵。2025年6月黄循财不是要访华嘛,到时候可以跟他好好聊,强调中新合作的重要性,别让他觉得中国会跟他对着干。
对印度也一样,主动找它谈,比如提议在反海盗、航道安全这些事儿上一起合作,就像之前在红海护航那样,组建个联合巡逻队,让印度知道跟中国合作比对抗划算,减少它的敌意。
说到底:短期有麻烦,长期中国占优势
新加坡拉印度进马六甲,其实就是看着中国越来越强,有点慌了神,想靠外部力量给自己“壮胆”。这招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添点麻烦,但从长远看,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好抵消的——中国跟东盟的贸易额摆在那儿,合作项目也都是实实在在帮当地发展的,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更看重实际好处,不会随便跟着新加坡冒险。
中国只要稳住劲儿,不慌不忙地搞经济合作、建多边机制、布战略支点,慢慢就能把这事儿理顺,甚至能借着这个机会,跟周边国家把合作搞得更深入。反倒是新加坡,如果一直这么在大国之间“耍小聪明”,想靠拉外人来制衡中国,最后可能会把自己“中立港口”的名声搞坏——毕竟谁都不喜欢一个总在背后搞平衡、挑事儿的伙伴。
凤凰网视频——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访问印度 与莫迪会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