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作者 记者 侯佳欣 实习记者 梁思涵)“医生,我这一身红疹,还能正常上学吗?”16岁女孩媛媛(化名)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时问道。
9月12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朱超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立秋虽过,但北京、上海等地暑热未消,恰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易复发的季节,患者就诊量明显增加。
季节更替成为红斑狼疮复发“催化剂”
“秋季是红斑狼疮复发的高发期,约有30%~40%的患者在这期间容易出现症状波动。”朱超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导致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造成皮肤、关节、肾脏等多器官受累。
秋季虽天气转凉,但紫外线强度仍较高,约50%~70%的患者对光敏感,紫外线暴露会直接导致皮疹和全身炎症加重。朱超说,昼夜温差增大也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引发关节痛和疲劳症状,一些患者易出现遇冷手指变白或变紫的“雷诺现象”。
季节交替时,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数据显示,狼疮患者感染后病情复发风险增加40%以上。此外,秋季日照时间缩短可能引起免疫紊乱,尤其对女性患者影响显著,加之“秋郁”等情绪波动,心理压力通过下丘脑、垂体以及肾上腺轴激活免疫反应,这些因素共同成为疾病复发的关键诱因。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朱超正在出诊。受访者供图
全方位防护助患者安然度秋
为降低季节交替带来的患病风险,朱超建议患者做好以下五点:
一是做好紫外线防护。应坚持物理遮挡与防晒霜结合,选用UPF50+的防晒服装,和SPF30、PA+++的防晒产品,阴天也需要坚持防晒。避开强光时段外出,并可为车窗贴防紫外线膜。
二是做好温度和湿度管理。采用“洋葱式”穿衣法,便于随温度变化增减衣物。使用空调或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维持在22~26℃。有雷诺现象的患者外出应佩戴手套、穿厚袜子,用温水洗手或进行手部温水浴促进血液循环。
三是进行病毒感染防护。接种灭活疫苗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管理的重要部分。同时还要注意勤洗手,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处。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锌的食物,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四是加强医疗管理。季节交替时应加强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切勿自行停药,一旦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五是关注心理健康。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活动管理压力,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需求,避免隐瞒病情,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帮助。避免季节性情绪失调,在做好防晒前提下适当接触自然光,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室内光疗。
朱超提醒,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树立主动管理的意识,与医疗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策略,并积极调整心态。在医生、家人及社会的多重力量支持下,患者完全能够有效降低季节更替带来的风险,从容面对生活,静享四季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