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经常会有粉丝问我:左主任,确诊了视神经萎缩是不是就没办法了?眼睛真的就再也看不见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中医是怎么看待视神经萎缩的。
此病在中医看来属于“青盲”范畴。《诸病源候论》中便早有记载:“青盲者,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指的就是眼睛外观并无异常,但视力却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状况。
其病根多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无法上荣于目;或是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阻塞了眼部的经络通道,致使目窍失养,神光衰竭。
《审视瑶函》中也有提到过:“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可见,眼底的血脉是否充盈通畅,直接决定了视力的好坏。
所以视神经萎缩并非简单的“眼睛坏了”,而是人体内部肝肾气血失调在眼部的深刻表现。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找到调治的方向,从而可以快速帮助患者走出失明的“深渊”!
确诊了视神经萎缩的人群,不妨试下面这个简单的小方法,只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辨证施治,重获光明并非遥不可及。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可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之前我就遇到过这么一位男性患者,确诊视神经萎缩一年多,视力下降严重,视野狭窄,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情况。观其舌质淡、苔少,脉象沉细。
一时辨证为典型的肝肾阴虚、目窍失养。
开方:以“明目地黄汤”为基础进行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菊花、丹皮、茯苓、当归、丹参、石菖蒲。
调理结果令人欣慰:
服药两周后,患者自觉头晕耳鸣有所减轻,精神较前好转。
持续用药一个月后,虽然患者视野改变尚不明显,但自述视物较前略微清晰,稳定感增强,腰酸症状亦改善。
此后随证稍作调整,继续守方加减调理三个月余,患者视力检查显示较前有轻微提升,更重要的是,视力未再进一步下降,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信心大增,坚持调理至今,状态平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视神经萎缩在中医看来,就像是土地失去了水源的滋养,同时灌溉的渠道也被淤泥堵塞,其本质离不开肝肾亏虚和气血瘀滞。
所以,我们的治疗思路既要开源,也要疏浚。
方中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等大补肝肾精血,是为“开源”;用丹参、当归活血化瘀,石菖蒲开窍明目,是为“疏浚”。
如此标本兼治,使精血得充,瘀阻得通,目有所养,视功能自然有望得以恢复和维持。
别看方法很简单,只需几味药煮水喝,但是贵在精准辨证,所以才药简力宏。
今天我把它分享出来,不为别的,只是希望能为深陷困境的眼病患者和家属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一份希望。
所谓医者仁心,无非就是以一颗仁慈之心,柔软之心,帮患者一把,让他们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温馨提示】:当然,视神经萎缩病因复杂,务必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套方,以免延误病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