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光明在拉西迪亚生根发芽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

0
分享至

本栏目继续带您走进《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聆听50年来中国医疗队在摩洛哥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第十九期特邀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章菊英同志。作为第69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拉西迪亚分队的成员,她的经历是中外友好的生动见证。下面,让我们一同聆听她的故事,感受跨越山海的无私大爱。

让光明在拉西迪亚生根发芽


章菊英医生参加了1998~2000年为期两年的援助摩洛哥拉西地亚医疗队,克服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及滞后的医疗条件,为当地众多眼疾病人带去了光明,解除了病痛,播撒了大爱无疆的种子,使光明在拉西地亚生根发芽。

初到拉西地亚:适应与融入

1998年10月6日章菊英医生一行经过长途跋涉,飞行万里,来到了地处摩洛哥东南部的拉西地亚地区。

到达目的地之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恶劣超出了所有的医疗队员的想象。拉西地亚以荒芜的戈壁滩为主,交通不便,环境差,气温高、水质差,还经常会刮沙尘暴;出门是戈壁滩,生活单调、乏味;物资品种稀少。医院的硬件设施差、简陋,基本手术器械缺乏且陈旧不堪,基本辅助检查项目不能开展。眼科有3名医生,要负责眼科门诊、病房、手术室及值夜班的所有临床任务,基本无休。没有交接班制度,药品、器材配备不到位。

初到摩洛哥,远隔故乡万里,章菊英医生常想家、想同事;碰到问题,又牵涉到外事问题,没法与家人诉说,总有苦闷的时候。面对这些困难,章菊英医生没有畏缩,她深知,援外医疗队是医疗卫生领域为贯彻我国外交路线,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最成功的项目之一。援外医疗队不仅是白衣天使,也是民间大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除此之外,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当地人思考与做事的方式方法与我们差别很大。通过交流与沟通,大家也明白,条件、设备、工作和管理模式就只能是如此了,改变不了他们,只有尊重、适应他们,才能把工作开展起来。渐渐地,当地的工作人员及很多病人和家属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中国医生非常敬佩。而章菊英医生及其他医疗队员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也感染着当地医生和病人,工作逐渐进入了正轨。

大展身手:汗水与喜悦

拉西地亚地区海拔高,气候炎热,风沙又大,加上当地人的生活条件和卫生意识都非常差,因此这里的眼病多而复杂。章菊英医生援助的医院共有3位眼科医生,主力是我们医疗队的两位医生(除章菊英医生外,另一位也是来自我院的丁月琴医生),当地的眼科医生主要做一些和病人沟通和助手的工作。3位医生通力合作,仍然有看不完的门诊,做不完的手术。每天150号左右的门诊,每月数百例的手术。

临床工作是充满汗水的。门诊检查病人,书写病史,术前准备,上台手术,术后随访观察,夜班值班,全部需要亲力亲为。作为眼科主力医生,白天有繁忙的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参加夜班值班,连续48小时工作对章菊英医生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章菊英医生凭着过硬的临床能力,将白内障手术(主要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青光眼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斜视矫正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等都常规开展起来。经治的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渐渐地,拉西地亚眼科在整个摩洛哥民众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很多其他地区的病人也慕名前来拉西地亚做手术,一些在其他医院或诊所处理不了的病情复杂的病人,或是在别处已接受手术出现并发症或者疗效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病人,也辗转找到章菊英医生。这种时刻,章菊英医生凭着过硬的临床技术,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次又一次为病人解除了痛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伤,保留了视功能。


手术台上为病人手术(章菊英医生:右1,丁月琴:左1)

有一个病例至今令章菊英医生印象深刻。有一次,结束了一整天手术后,她刚回到宿舍,护士打来电话,告知来了一个在外院做过上睑倒睫矫正术的急诊病人,回家后伤口流血不止,来时血流满面,情况比较紧急。护士当即判断病情严重,建议病人转至拉巴特进一步处理治疗。然而,病人及家属信任中国的眼科专家。章菊英医生了解情况后认为,如果让病人转院,固然医生和医院没有任何责任,但对病人来说危险极大。于是她在第一时间又赶回办公室,接诊病人。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病人出血的原因,有可能是手术伤及了睑缘动脉弓,这种出血不处理,血是止不住的,且有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此时,章医生当机立断,立即手术探查。手术台上,根据解剖结构,准确地找到了出血点,结扎止血,缝合伤口,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术后让病人留院观察了2个小时,出血完全止住,章菊英医生又仔细交代了病人的术后注意事项,才让病人回家。病人与家属十分感激,终于露出了放心的笑容。这只是章菊英医生繁忙临床工作的一个剪影,类似的事情常常会发生。当病人重见光明,病情缓解,脸上的表情由痛苦变为开心时,作为主诊医师的章菊英医生,经历再多的苦、再多的累,此时也完全被喜悦所取代。

播撒光明:责任与传承

两年时间转瞬即逝,章菊英医生归国日期渐近,她早就意识到只有将自己的临床技能本土化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病人。因此,从开始之初,她就注重寻找适合当地的治疗方案。在门诊接诊治疗和手术过程中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当地因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原因,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比较高,但是抗真菌药物配制困难,成本较高,成品药物价格昂贵,而治疗疗程又较长,当地病人根本无法负担,导致病人一旦罹患真菌性角膜炎,便难以获得有效药物的治疗,痛苦万分。绝大部分病人最终失明,甚至眼球毁损,只能摘除。针对此种角膜炎,章菊英医生作为眼表疾病的专家,因地制宜地配制角膜疾患适用的碘酊浓度,采取清创+碘酊烧灼的方法治疗,效果确切,且在当地医疗条件下完全可以推广使用。章菊英医生采用这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救治了很多之前只能无望痛苦的真菌性角膜炎病人,并且手把手地指导助手医生操作,交代注意事项,使得多数真菌性角膜炎病人避免了最终摘除眼球的命运。

章菊英医生是病人眼里的好医生,同时也是助手医生眼里的好老师,耐心,细致,毫无保留地指导当地医生诊治疾病,开展手术。经过两年共事,团队里的当地医生对常见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用更高的诊治技艺为当地病人服务。

章菊英医生在拉西地亚共接待病人5316位,完成手术712例,且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改变了很多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因此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命运。章菊英医生待人平易近人,在临床工作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赢得了病人和当地医生的一致承认和尊重。Tafilalat公益组织主席将荣誉勋章授予章菊英医生,以表彰章医生在拉西地亚工作期间出色的工作。


Taflalet主席颁给章菊英医生的荣誉勋章

章菊英医生将光明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拉西地亚的土地上,正所谓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当地病人受益无限。

更多阅读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健康上海 incentive-icons
健康上海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3118文章数 9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