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晗笑谈风云
红星新闻记者探访西贝后厨,镜头前主播侃侃而谈“传统工艺”,镜头后却见整袋预制菜包拆封倒入锅中——这场直面真相的直播让观众彻底清醒。
9月12日,红星新闻栏目对西贝莜面村进行实地探访直播,原本旨在展示品牌后厨管理的活动,却意外揭露了西贝“现炒”菜品实为预制菜加热的真相。直播期间,,一度登上抖音热榜前三,网友纷纷吐槽:“一份酸菜炒粉46元,竟然是加热料理包?”
直播穿帮,记者探访意外揭露真相
红星新闻记者在西贝某分店后厨直播时,镜头记录到:工作人员从印有“冷冻保存”字样的包装袋中取出预制菜包,剪开倒入锅中简单加热后,即作为“现炒”菜品出餐。
主播当场询问:“这些不是现做的吗?”后厨人员回应:“我们是标准化生产,中央厨房统一配送,保证口味一致。”
此时弹幕瞬间爆发:“原来46元的酸菜炒粉是加热包?”、“所以西贝的‘大厨’其实是加热工?”、“这成本不到10块吧?”直播在线人数半小时内从5万激增至15万,但舆论风向急转直下。
价格争议,预制菜卖出现炒价引公愤
随着真相曝光,消费者对西贝的定价产生强烈质疑。网友晒出电商平台同类产品价格:相似规格的酸菜炒粉料理包仅售9.8元。
西贝门店售价却高达46元,差价超过4倍。面对质疑,西贝客服回应:“我们的预制菜品质不同,用的是优质食材。”但消费者并不买账:“优质食材也不该有400%的溢价!”
餐饮业内人士透露:“预制菜成本通常只有售价的20-30%,西贝的毛利率可能高达70%。这暴露了餐饮行业过度依赖预制菜却隐瞒真相的普遍问题。”
行业反思,餐饮透明化迫在眉睫
西贝此次直播翻车反映了餐饮行业存在的预制菜透明度缺失问题。目前没有法规强制要求餐厅标识预制菜使用情况,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下以现炒菜价格购买预制菜。
“消费者有权知道他们吃的是什么。”食品安全专家表示,“是现制还是预制,应该让顾客清楚选择,而不是用模糊宣传误导。”
支持预制菜的观众则认为:“现代餐饮工业化是趋势,只要好吃安全就行。”但反对声音更强:“如果知道是预制菜,我根本不会花46元去吃一份加热包。”
红星新闻此次直播无意间完成了一场餐饮行业的公众监督。西贝尚未对此事件做出正式回应,但网友发现,其官网和菜单已悄悄撤下“现炒”、“新鲜制作”等宣传用语。
这次直播翻车给餐饮行业敲响警钟:随着消费者对知情权要求越来越高,试图用模糊宣传掩盖预制菜事实的做法将越来越难持续。
红星新闻直播揭西贝预制菜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