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盘锦烟囱作为工业设施,高度超过航空法规要求的45米阈值,需安装航空障碍灯以警示飞行器。原灯具因长期运行,存在光强衰减、电路老化等问题,导致夜间警示效果下降,存在安全隐患。项目聚焦灯具更新、供电系统改造及智能控制优化,核心目标包括:
- 合规性提升:确保灯具符合《航空障碍灯(MH/T 6012-2015)》标准,满足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要求。
- 警示效果增强:通过灯具布局优化与光强升级,实现360°无死角警示,提升低空飞行安全性。
- 运维成本降低:采用长寿命LED灯具与智能控制系统,减少维护频率与能耗。
二、技术方案与实施亮点
1. 灯具选型与布局优化
- 顶部灯具:安装中光强B型LED障碍灯,防护等级IP66,适应户外环境,光强达2000cd±25%,闪光频率30次/分钟,确保远距离可视性。
- 中部灯具:沿烟囱高度方向每120°均匀布置3盏低光强A型障碍灯,光强32.5cd±25%,形成分层警示体系。
- 布局标准:灯具安装高度与角度严格遵循ICAO规范,确保从任何方向观察烟囱均有清晰标识。
2. 供电与控制系统改造
- 线路改造:敷设防水电缆,穿镀锌钢管保护,从地面控制箱引至各灯具位置。电缆接头做防水处理,绝缘电阻测试≥10MΩ,确保电气安全。
- 控制箱升级:采用不锈钢防雨控制箱,内置光控开关、时控模块及防雷器。系统具备自动光控功能(根据环境光强自动启闭),并预留远程监控接口,支持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报警。
- 冗余设计:中光强灯采用双电源备份,主电源为厂区供电,备用电源为蓄电池组,续航≥8小时,确保断电时持续工作。
3. 灯具固定与接地系统
- 固定方式:顶部灯具通过定制不锈钢支架焊接于烟囱预埋件,螺栓连接部位涂抹防松胶;中部灯具采用抱箍式安装,与烟囱外壁贴合紧密,确保抗风载能力。
- 接地系统:航标灯系统独立接地,接地电阻≤10Ω,接地线采用BV-25mm²铜线,与烟囱避雷带可靠连接,防止雷击损坏设备。
三、项目成果与效益
1. 结构性能提升
- 警示效果达标:新安装的航标灯与烟囱外观的视觉标识形成“白天+夜间”联动警示体系,完全符合国家航空安全规范,彻底消除低空飞行安全隐患。
- 供电可靠性增强:双电源备份与防雷设计确保系统在恶劣天气或停电情况下持续运行,故障率降低90%。
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运维成本降低:LED灯具寿命达5万小时,年均维护次数减少,外壁维护周期延长降低企业长期运维投入。
- 企业形象提升:翻新后的烟囱外观整洁统一,合规的航标设施彰显企业对安全与规范的重视,增强员工认同感与社会信任度。
3. 技术创新与示范价值
- 高空作业安全优化:采用全封闭高空作业吊篮与模块化施工,减少高空作业时间40%,实现“零事故”目标。
- 智能控制应用:通过光控与时控模块,实现灯具自动启闭与远程监控,提升管理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