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为了下一代,我们必须与美国“死磕”到底!为何我们要与美国在科技领域一决高下、干到底?简单来说,若此刻退缩,中国的下一代或将陷入艰难困境。就像清华博士庞众望所言:“如果我们这代人不能扛起这份责任,下一代将会面临更大的难题!”
故事要从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无端打压说起。美国一直妄图扼住中国科技的咽喉,早在几年前就已蠢蠢欲动。2019年,华为被无情地扔进黑名单,供应商被一刀切断,芯片供应戛然而止。
当时,华为仓库里的5G芯片仅够维持三个月用量。工程师们心急如焚,日夜轮班,拆解外国芯片,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硬是逆向研究,将芯片的奥秘一一揭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麒麟芯片成功自主研发出来;2023年,鸿蒙系统震撼上线。负责人站在台上,激动得差点落泪,感慨道:“别人不给咱们留活路,那我们只能自己闯出一条血路!”
庞众望的实验室就在华为附近。他每天八点准时到岗,全身心投入到一台自研芯片测试设备的研发中。这台设备精度比以往高出三成,还荣获了国家专利。
2024年,庞众望登上“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他没有过多地炫耀自己的成就,只是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过往:小时候捡破烂换作业本,如今钻研科技,为的是让中国在科技领域拥有自主权,本质上都是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不缺关键的东西。
然而,美国并未就此罢手。2024年4月,美国商务部再次发难,对中国半导体关税大幅提高145%,甚至连芯片测试仪器都禁止向中国出售。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中国企业并未坐以待毙。华为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2023年,搭载自研5G芯片的Mate 60 Pro手机惊艳亮相。这款手机采用7纳米工艺,由中芯国际协助生产,让美国方面大跌眼镜。
原本以为封锁能让中国芯片产业陷入绝境,没想到中芯国际的车间灯火通明,14纳米生产线全新投产。车间里,标语醒目地贴在墙上,每一片晶圆都凝聚着工程师们的心血,大家都精打细算,力求做到最好。中芯国际的营收一举超越格芯,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国内手机中端芯片从此不再完全依赖进口。
大疆也曾遭受美国的打压。2020年,大疆被列入黑名单,美国海关扣押了两百多台无人机。然而,半年后,加州山火肆虐,消防队在救援过程中发现,只有大疆的无人机能够在烟雾中准确定位人员。无奈之下,美国只能特批放行大疆无人机。
庞众望为人低调,但他的事迹却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无数人。他小时候,父亲精神出现问题,母亲瘫痪在床,六岁时他自身还患有心脏病,却要承担起还债的重任。从初中起,他就靠捡破烂维持家庭生计。
但困境并没有打倒他,高中时,他荣获全国数学物理竞赛奖项,以74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本科期间,他就将十万奖金捐赠出来,设立基金帮助贫困孩子。如今,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光网络感知研究,通过调试设备,让芯片定位更加精准。
最近,庞众望通过网络给家乡的孩子们上课,讲解芯片是如何制造的。他以路灯为例,生动地说:“要是芯片都依赖别人,别人一掐电,咱们就陷入黑暗;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让道路永远光明。”这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他每周五晚都会准时开课,耐心地教孩子们从基础学起。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背后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合肥量子实验室里,一群平均年龄仅26岁的年轻人,刚刚完成了光量子芯片第三版的迭代,成功突破了美国封锁的九项核心技术,剩下的三项也指日可待。
2024年,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上线。它搭载72位超导芯片,采用自研芯片,全球用户访问量突破两千万,完成了五十多万个量子任务。
从芯片到量子领域,中国正逐步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的转变。合肥的组装线一片繁忙,量子操作系统软件云平台实现了全链条自主可控。
美国为何如此紧盯中国科技发展?说白了,就是害怕中国追上并超越他们。台湾地区在2025年6月也跟风效仿美国,将华为和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进一步加强出口管制。
但中国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中芯国际和华为携手合作,推出5纳米AI芯片Ascend 910C,今年即可实现量产。手机智能处理器将迎来全面升级,在量子领域,悟空芯的相干时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硬件软件实现全自控,不再受制于人。
庞众望的实验室隔壁就是产学研大楼。每天,他都能看到工程师们啃着面包熬夜工作,车间里晶圆不停地转动。这一代人如此拼命努力,就是不想让下一代重蹈覆辙。
试想一下,如果芯片和量子技术都依赖进口,手机、电脑、电动车等产业都将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将会陷入被动局面。如今,中芯国际营收位居全球第二,量子计算从合肥辐射全国,产业链稳定发展,手机厂商供货顺畅,救援无人机也不愁销路。
美国封锁的后果显而易见,反而促使中国加速发展。中芯国际从被打压到实现自立,华为从芯片断供到取得突破,大疆从货物被扣到获得特批,这些都是生动的例证。庞众望捡纸箱时的坚韧劲头、工程师们在实验室里的刻苦钻研、国家实验室里的不断迭代创新,都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量子芯片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合肥本源团队起源于中科院,实现了芯片制造、封装、测控一体化,操作系统软件云平台一气呵成。
2025年,中美芯片争端进一步升级。在成熟制程方面,中国占据上风;在高端制程领域,中国也在奋力追赶。台湾地区对华为和中芯国际进行管制,妄图在全球孤立中国芯片产业,但中国反手将量子与AI融合,上海和合肥携手合作,两块GPU刷新世界纪录。
庞众望在上网课时,孩子们问他为什么要自己制造芯片。他笑着回答:“就像路灯亮着,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这句话朴实而深刻,科技自主就是为了让下一代拥有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总体来看,中国科技领域的这一代人成功扛住了压力。未来,中国科技必将更加光明,大家也更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前行。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国家必将更加强大,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