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这波操作,真的是让人一边“急”,一边“爽”。本来大家都在等着 9 月 12 日 iPhone Air 的预售,结果苹果官网突然改了口,直接写了个“发售信息后续更新”!
意思很明白:监管审批没下来,发售要推迟。
但另一边,官网悄悄加了个细节,把我给点燃了——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全部确认支持 eSIM。
好家伙!苹果这次是要把 eSIM 在国内彻底推开了。
之前 iPhone 14、15 的国行版本还留有实体卡槽,虽然海外早就全面 eSIM 化,但在国内市场总是卡在政策和运营商推进节奏上。
结果 iPhone Air 一刀切掉实体卡槽,逼着行业往前走,三大运营商也立刻表态支持,整个节奏一下子就顺了。说白了,这次不是苹果单打独斗,而是把基础设施全拉上战车。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 eSIM 的真正意义,它可不是简单的“虚拟卡”。
对厂商来说,它能节省出一部分机身空间,这空间能干什么?
要么加大电池,要么加强防水,要么做得更轻薄。而对用户来说,它最大的好处是灵活性,比如以后可能手机里能同时开好几张 eSIM,出差、换号、临时用海外卡,都不用跑营业厅拿个塑料小卡片。远程一开通就能直接用,比现在插卡方便太多。
当然,推迟发售这件事对不少想尝鲜的用户来说,多少有点扫兴。
毕竟 iPhone Air 作为苹果首次取消实体卡槽的机型,本来就话题度很高,不少人等着首发买来体验。现在要等审批通过才开卖,可能时间要往后挪一阵子。
但换个角度想,等真正上市的时候,至少我们不用再担心“部分地区支持 eSIM,部分地区还得插卡”的尴尬局面,三大运营商全覆盖,体验才算完整。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件事对国内市场是个拐点。以前聊 eSIM,总觉得“雷声大雨点小”,用户想体验,但运营商支持不完善,导致普及速度很慢。
苹果这次强行推动,反而让行业必须跟上,不然新机都卖不出去。你要知道,一旦习惯了无卡化,回头再掏个卡针去顶卡槽,很多人都会觉得麻烦。就像当年耳机孔取消的时候,骂声一片,但几年过去,蓝牙耳机不香吗?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iPhone Air 虽然发售时间推迟了,但它可能会成为国内全面普及 eSIM 的起点。短期用户会有点着急,但长期来看,这是好事,等你下一台手机,很可能就再也见不到 SIM 卡针了。
最后我也想问一句,如果你预算够,iPhone Air 正式开售后,你会第一时间入手体验无卡化,还是老老实实选择带卡槽的 iPhone 17/Pro?
评论区说说你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