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陪老妈去医院看病,心里就有点害怕,怕老妈生病严重。
当我们去做一些私欲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如果有所担心,害怕,会有不好的结果。我们恐惧于未知的一些代价出现,使得我们能够克制私欲,那这份恐惧和害怕就是良知的帮手。经由这份恐惧和害怕。我们悬崖勒马,我们止住私欲,我们去到了私欲的反面,去向了良知。如此看来,将恐惧和害怕用在这一方面上,也恰是我们敬畏心的一个体现。
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恐惧,没有了对生死的恐惧,又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如果没有了对法律道德的恐惧,那又怎来底线、界限和边界呢?也恰是因为恐惧的存在,让我们始终能够谨守良知,居安思危。所以我们要善用这份恐惧,把恐惧运用到对良知的坚守上,把恐惧运用到对底线界限的坚守上。如此,恐惧却是敬畏心的一份呈现。当然,如果恐惧障碍了我们对结果的争取,这是我们需要去积极面对和处理的。
如果因为一个人的恐惧而错失了对责任的承担,错失了对机会的把握,错失了对进取的一份努力。那么这份恐惧就是无效的,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去看待恐惧的作用。所以恐惧并没有对错,就看我们如何使用恐惧,经由这份恐惧能够让自己趋向更好,同时把一些无效的恐惧进行转化。让自己能够去朝着积极向上向善的方向更多的去迈进,朝着平静、纯真、洁净的路上更多的去迈进。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恐惧,是源于我们自己还没有真正的准备好。当一个人带着足够的爱去看待自己,去看待周边的一切,你会因为这份爱,而有更多的能量,而这份能量就可以让你更加的心安,更加的内心没有什么惶恐,你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当你足够的感恩,你会感受到足够的眷顾,你也能够感受到自己足够的安全。你因为这份感恩而充满更大的包容、接纳和允许。也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准备好的人。
因为恐惧,我们有了更多的珍惜,因为有恐惧,我们有了更多的担当,因为有恐惧,我们有更多的负责任,因为有恐惧,我们有了更多的敬畏心,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多的探寻,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对自己到底要什么,不能要什么,什么最重要。有了更多清晰的认识,我们开始对自己的起心动念有了更多的分辨,让那些良知下的起心动念付出于行动,成为行为和结果。我们因为这份恐惧,生命有了更多的保障,这也是对我们眷顾的体现,就是对我们生命的一份礼物。
——冯老师转发《马老师解读:爱与感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