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非洲大陆的东南部,有一片椭圆形的盆地,它看起来和普通的土地没什么两样,地表覆盖着常见的植被,远处是起伏的丘陵。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却藏着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集中的黄金资源,全球已开采的黄金中,超过四成来自这里。
它就是维特沃特斯兰德盆地,自1886年第一次发现黄金以来,这里已经产出了4.5万吨黄金,按现在的金价算,价值超过5万亿美元。
那么这个盆地为何能成为地球的“黄金宝库”?
盆地里的“黄金帝国”
维特沃特斯兰德盆地位于南非东北部,靠近约翰内斯堡,整个盆地呈椭圆形,长约300公里,宽150公里,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但真正藏着大量黄金的,是其中200平方公里左右的核心区,这里的矿井最密集,开采历史最长,也是黄金含量最高的地方。
这片盆地的黄金开采史,要从1886年说起,当时一个叫乔治·哈里森的澳大利亚矿工,在当地农场帮人挖石头建房子,偶然发现石头里有金色的颗粒,送到地质专家那里一鉴定,才知道这是高含金量的金矿石。
消息传出去后,全球的淘金者都往这里涌,短短几个月,原本冷清的农场就聚集了几千人,帐篷搭得密密麻麻。
后来英国资本家看到了机会,成立了矿业公司,带来了钻机、爆破设备,把手工挖矿变成了机械化开采。
一百多年过去,这里的开采从未停止,只是矿井越挖越深,现在最深的矿井已经到了地下4公里,矿工要坐两小时的电梯才能到作业面。
地下4公里处的温度能达到60℃以上,空气又闷又热,还经常发生岩爆,矿工们得穿着特制的降温服,时刻注意安全。
可就算条件这么艰苦,开采也没停,因为这里的黄金实在太值钱了。
截至2023年,维特沃特斯兰德盆地累计产出的黄金已经有4.5万吨,要是把这些黄金做成标准金条,能堆满好几个足球场。
按当前每盎司3500美元的金价算,这些黄金的总价值超过5万亿美元。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里还有没开采的黄金储备,大概3.6万吨,潜在价值也有4万亿美元,差不多占全球已探明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
对全球黄金市场来说,这片盆地的产量波动能直接影响金价,1970年这里一年产1000吨黄金,占全球产量的70%,那时候南非说减产,国际金价马上就会上涨。
“黄金盆地”的成因
看完这片盆地的“黄金家底”,很多人会问,这么多黄金,为什么偏偏落在维特沃特斯兰德盆地?这不是巧合,而是数十亿年地质变化的结果。
一是古河道的“搬运”,大概30亿年前,现在的盆地地区还是一片浅海,北边的高原上有很多河流。
这些河流从高原流过时,把岩石里的金颗粒冲了下来,带到河口的三角洲,金颗粒比普通石头重,慢慢沉到三角洲的砾石层里,越积越多。
后来地壳变动,这片三角洲被埋到地下,经过亿万年的挤压,形成了稳定的含金砾岩层,现在矿工挖的,就是这些远古时期形成的岩层。
二是陨石的“帮忙”,大概20亿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到了盆地南部,砸出了一个直径300公里的大坑。
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让地下的岩层重新熔融、混合,原本分散的金颗粒被进一步浓缩,形成了更密集的矿脉。
要是没有这次陨石撞击,这里的黄金可能不会这么集中,也就成不了“黄金宝库”。
而这些黄金,早就不只是“好看的首饰”了,它的用处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金融领域,黄金是各国央行的“压舱石”,截至2025年,全球各国央行手里的黄金储备有3.6万吨,南非央行也有125吨。
遇到经济危机时,黄金还能“避险”,2022年全球股市大跌,黄金价格却涨了20%,很多投资者靠买黄金减少了损失。
在工业和科技领域,黄金更是“隐形功臣”,手机电路板里就有黄金,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大概含50毫克黄金,因为黄金导电好、还不容易生锈,能让手机信号更稳定。
航天飞机的外壳会贴一层金箔,用来反射太空里的辐射和高温,保护里面的设备,医疗方面,医生会用金合金做牙冠,因为它和人体组织不容易产生排斥,比陶瓷牙更耐用,甚至有些治疗关节炎的药里,也会加入少量金元素来减轻炎症。
在文化上,黄金更是承载了很多意义,印度婚礼上,新娘会戴满黄金首饰,这是家族财富的象征。
中国古代的金缕玉衣,是皇帝下葬时穿的,代表着尊贵的地位,在南非矿区周边的村庄,老人还会用金粉混合颜料,在传统服饰上画画,把“大地的礼物”变成文化符号。
“黄金盆地”对南非的影响
维特沃特斯兰德盆地的黄金,彻底改变了南非的命运,从好的方面说,它让南非从一个农业国家,快速变成了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19世纪末,约翰内斯堡还是个只有几顶帐篷的营地,因为金矿开采,这里慢慢建起了铁路、电厂、工厂,现在已经成了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是南非的经济中心。
黄金开采还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安格鲁阿散蒂、金田集团这些矿业公司,最多的时候雇佣了几十万名工人,黄金出口更是南非外汇收入的“主力”。
巅峰时期,南非出口收入的80%都来自黄金,靠这些钱,南非建了非洲最完善的铁路网和电力系统,20世纪70年代,南非的GDP增速在全球都排前列。
但黄金带来的不只是繁荣,还有沉重的“包袱”,南非太依赖黄金了,矿业占GDP的8%,其中黄金贡献了近一半,而制造业占比还不到15%,一旦金价下跌,南非经济就会受影响。
2013年金价从每盎司1900美元跌到1200美元,南非货币兰特一年内贬值了30%,失业率一下子涨到27%,很多矿工因为矿井关闭丢了工作。
黄金开采也留下了很多问题,种族隔离时期,黑人矿工只能在地下4公里的深井里干最累的活,工资却只有白人矿工的十分之一,还经常面临岩爆、矽肺病的风险。
1994年曼德拉执政后,工会为矿工争取到了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但这也让矿业公司的成本大幅上升,很多小矿井因为赚不到钱被迫关闭,反而让更多矿工失业。
结语
总的来说这座金矿对南非的贡献功大于过,从1886年第一次发现黄金,到现在深入地下4公里开采,这片盆地的故事,就是一部浓缩的“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史。
维特沃特斯兰德盆地的问题,也是全球金矿面临的共同问题,黄金很珍贵,但地球的生态更珍贵。
未来,全球金矿的发展,不能只看挖了多少黄金、赚了多少钱,更要考虑怎么减少污染、保护矿工权益、让资源开发能持续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