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究的恐龙蛋化石属于土木寮圆形蛋(Placoolithus tumiaolingensis)。
日前一项古生物学研究首创用激光分析蛋壳碎片来直接测定恐龙蛋年代。中国湖北地质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9月11日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这一新方法。
有趣的是,这种激光测定法成功将来自中国中部青龙山遗址的一窝恐龙蛋化石的年代测定为8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这窝恐龙蛋化石属于土木寮圆形蛋,是该遗址首次被可靠测定年代的恐龙蛋化石。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湖北地质研究院副研究员毕桎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首次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年代约束,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其年代问题的争议。"
可靠的年代测定方法
由于依赖对周围火山岩进行年代测定等间接方法,测定恐龙蛋化石的年代一直是个难题。这种方法不可靠,因为火山岩等替代材料可能已经因地质作用而改变,或是在恐龙蛋形成很久之后才形成,从而导致年代测定结果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名为碳酸盐铀铅定年的新技术提供了一种更直接可靠的解决方案。该方法是用微型激光器轰击蛋壳碎片,测量蛋壳碳酸盐矿物中铀原子和铅原子的比例。
赵解释说:"我们用微型激光器轰击蛋壳样本,将碳酸盐矿物蒸发成气溶胶,再用质谱仪分析气溶胶,计算铀和铅原子数。由于铀以固定速率衰变为铅,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累积的铅来计算年代,这相当于一个化石原子钟。"
研究团队在云阳盆地青龙山遗址发现的恐龙蛋上测试了这项技术。青龙山遗址被称为中国首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保护区,在三个地点有多达3000枚恐龙蛋化石。据信,这些化石大多属于土木寮圆形蛋,这是一种以高孔隙率蛋壳而闻名的恐龙。
用于年代测定的蛋样本取自角砾岩质粉砂岩中发现的28枚一窝的恐龙蛋。
白垩纪气候变化
新的年代测定方法显示,这些恐龙蛋大约有8500万年的历史,误差范围为170万年。赵博士说:"这彻底改变了我们建立全球恐龙蛋年代序列的能力。"
白垩纪是一个全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以剧烈的火山活动和物种大灭绝为标志。这个时代的化石为科学家提供了关于过去气候的宝贵线索。这些恐龙蛋是在白垩纪晚期土伦阶时期产下的,当时全球气候变冷已经开始数百万年。这种向较冷气候的转变可能导致恐龙多样性下降,并可能影响青龙山遗址恐龙物种的产卵习惯。
赵博士解释说:"树枝蛋科的恐龙具有特殊的孔结构,这可能代表了它们对这一气候变化的进化适应,因为在气候变冷期间,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型的蛋。""土木寮圆形蛋可能代表了一个进化的死胡同,产卵的恐龙种群未能成功适应变冷的气候。"
研究人员已经在计划扩大采样范围,研究来自不同岩层的蛋,以建立更详细的区域时间线。研究团队强调,这种年代测定方法对于了解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进化、灭绝事件和环境变化非常重要。
这项研究发现发表在《地球科学前沿》期刊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