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而兄弟姐妹呢,就是和人一同踏过这趟归途的人。从穿开裆裤时一起抢一块糖,到上学后互相替对方瞒着小过错,再到长大成人各自撑起一个家,这份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情分,是旁人再怎么处也处不来的。可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兄弟姐妹走着走着,就因为各自的日子、不同的想法,慢慢淡了联系,甚至不怎么来往了。但就算这样,也有些事绝对不能做,做了不仅寒了最亲的情,还会让这份血缘缘分彻底碎成渣,到最后对谁都没好处。
别在外人面前说自家兄弟姐妹的坏话
人都有过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可要是把这份不痛快撒在对外人吐槽兄弟姐妹上,那就错了。你以为说出来能解气,可外人听了只会当笑话看,背后还会戳着你家的脊梁骨说 “这家子人不和睦”“兄弟姊妹都处不好”。最后丢人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还有你们整个家。
就说曾国藩吧,他和弟弟曾国荃一起帮朝廷带兵打仗,曾国荃性子急,有时候做事难免莽撞,当年打南京,有人就私下跟曾国藩说曾国荃军纪不严,还说他太贪功。换作旁人,说不定会顺着话头抱怨几句,可曾国藩从来没有。他不仅在别人面前一口维护弟弟,说曾国荃是为了战事着急,还偷偷写信给弟弟,温和地劝他遇事多斟酌,别让人抓了把柄。曾国藩在家书里写过一句话:“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意思就是兄弟和睦,就算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也能慢慢好起来;可要是兄弟不和睦,就算是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早晚也得败落。你看,曾国藩多明白这个理,就算和弟弟有分歧,也先护着家里的体面,不对外人说半句坏话。
再想想身边,要是有个人总跟别人说自家哥哥小气、姐姐自私,任谁都会觉得这人格局小?就算他说的是真的,外人也只会觉得 “连自家兄妹都容不下,这人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就算和兄弟姐妹不怎么来往了,也别在外人面前说他们的不是。给对方留个体面,其实也是给自己留尊严,毕竟你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说他不好,不也等于打自己的脸吗?
别总翻旧账,揪着过去的恩怨不放
有些兄弟姐妹闹别扭,就因为心里装着太多 “当年的事”—— 当年父母偏疼谁多一点,当年谁借了钱没还,当年谁有事的时候自己帮了忙,对方却没记着。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翻来覆去说,只会让自己更生气,也让对方更反感。日子是往前过的,总盯着过去的不好,就像手里攥着一把刺,最后扎疼的还是自己。
《人世间》里周家那三兄妹,就很真实。周蓉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要去贵州找心爱的人,不管家里的父母和弟弟,把养家的担子全压在弟弟周秉昆身上。周秉昆那时候难,又要照顾瘫痪的母亲,又要养姐姐留下的孩子,心里肯定有委屈,后来兄妹俩也为此吵过架。可周秉昆没总把 “当年你不管家” 挂在嘴边,没揪着姐姐的错不放。后来周蓉回来,看到弟弟为家里付出那么多,主动跟弟弟道歉,说 “当年是姐太自私,没帮你分担”。就这一句话,周秉昆心里的疙瘩也松了。再到后来,父亲生病、母亲去世,兄妹几个还是一起扛过来了,之前的那些不痛快,慢慢也就淡了。
胡适先生说过:“昨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执。” 昨天的错误别一直记着,今天就算自己占理,也别太较真。兄弟姐妹之间的那些恩怨,说到底大多是些小事。小时候抢了一块饼干,长大后谁多拿了父母一点东西,这些事要是总放在心里,就像揣着块石头,走哪都累。就算现在不怎么来往,也别总想着过去的不好,放下那些恩怨,自己心里也能轻松不少。
别在父母面前搬弄是非,让父母为难
父母这辈子最盼的就是儿女和睦,要是兄弟姐妹之间有矛盾,还跑到父母面前说对方的不是,那父母夹在中间得多难受?一边是自己的孩子,说谁不对都心疼,不说又怕孩子们的关系更僵。有时候父母为了劝和,还得偷偷掉眼泪,做儿女的,怎么能让父母受这份罪呢?
司马光和他哥哥司马旦的感情就特别好。司马旦比司马光大十岁,兄弟俩不管家里遇到什么事,都是商量着来,从不在母亲面前说对方的不好。那时候他们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最担心的就是两个儿子处不好。司马光和哥哥知道母亲的心思,就算有时候意见不一样,也会自己私下解决,从不把矛盾摆到母亲面前。后来司马光在《家范》里写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家之肥也。” 意思就是父亲仁义、母亲慈祥、哥哥友爱、弟弟恭敬,这样的家才能兴旺。
想想,父母一辈子为儿女操劳,小时候怕儿女冻着饿着,长大了怕儿女工作不顺、家庭不幸福,老了就盼着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看到孩子们好好的。要是还在他们面前说兄弟姐妹的坏话,让他们跟着着急上火,这不是不孝吗?就算和兄弟姐妹不怎么来往了,也别在父母面前搬弄是非。让父母安心,比什么都重要。
别断了最后一丝联系,家里有事的时候别不通知
就算平时不怎么来往,也别把路走死了。家里要是出了大事,父母生病住院,或者谁家孩子结婚、添丁,这些重要的事,还是得跟兄弟姐妹说一声。这不是要让对方出钱出力,而是这份血缘还在,别让最后一点情分也没了。
《乔家的儿女》里,乔家那五个孩子从小没了妈,爸爸又不管事,兄妹几个是互相拉扯着长大的。长大后各自成家,也有过矛盾:乔一成觉得弟弟妹妹不懂事,乔二强为了爱情让家里操心,乔三丽受了委屈不跟哥姐说,乔四美更是任性得让大家头疼。有时候他们也会好久不联系,甚至吵得厉害。可每当家里有事,父亲乔祖望生病了,或者乔一成自己查出重病,不管之前有多少疙瘩,兄妹几个都会第一时间赶回来。乔一成生病的时候,乔二强每天去医院送饭,乔三丽帮着打理家里的事,乔四美跑前跑后找医生,就连平时最不着调的乔七七,也赶回来给哥哥捐骨髓。要是那时候他们断了联系,乔一成说不定就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兄妹几个也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还有苏轼和苏辙这对兄弟,更是让人羡慕。他们一辈子聚少离多,苏轼一会儿被贬到黄州,一会儿被贬到惠州,最后还被流放到了海南岛,苏辙也被贬到过不少地方。可不管离得多远,他们从来没断过联系,总是写信告诉对方自己的情况:苏轼在黄州的时候,会跟弟弟说自己种了多少地、酿了多少酒;苏辙在高安的时候,也会跟哥哥说家里的孩子最近读了什么书。苏轼还写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这首词是写给所有亲人的,但他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弟弟苏辙。后来苏轼去世前,还一直盼着能再见苏辙一面,这份兄弟情,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也没断。
普通人也是一样,就算平时不怎么来往,家里有事的时候通知一声,别让对方事后知道了后悔。父母走了,要是不告诉兄弟姐妹,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你自己心里也会一直不安。留着最后一丝联系,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不让这份血缘彻底断了,不让自己老了以后想起,只剩下遗憾。
其实,兄弟姐妹这辈子能成为一家人,是多大的缘分。小时候一起抢玩具、一起挨父母的骂,长大了一起帮对方遮风挡雨、一起分享生活的甜。就算后来因为生活的压力、因为一些误会,慢慢少了来往,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牵挂也还在。
常说,做人要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对兄弟姐妹,更该如此。别在外人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别总翻旧账,别在父母面前搬弄是非,别断了最后一丝联系。就算不常来往,也给彼此留个体面,留份牵挂。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想起对方,心里都是暖的,而不是满肚子的后悔和怨恨。
毕竟,这辈子是兄弟姐妹,下辈子不一定能再遇见了。珍惜这份血缘,别做那些伤感情的事,对自己好,对对方也好,这才是最实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