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这才刚过完没多久,各大催婚游击队们又开始花样上演大戏了。
这不,住在我隔壁的王阿姨,大清早就开始对年过三十的女儿一顿输出:“你看别人七夕节都是出双入对的,就你一个人还单着,你不觉得难堪吗?”
王阿姨的女儿直接回怼:“我有什么好难堪的?没遇见对的人,难道随便找个人结婚凑合吗?”
王阿姨气急败坏的问:“你就是眼光太高,这些年来给你安排的相亲对象,哪一个不被你挑挑拣拣,要么嫌人负担大,要么嫌对方拎不清,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入的眼啊?”
王阿姨的女儿撇嘴回应:“现在相亲市场的女性,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挑剔,谁不希望找个‘三有两无’的人啊?”
“啥叫三有两无?你这又是整哪出戏?”王阿姨瞪大眼,一时搞不明白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了?
什么叫“三有两无”?今天啊,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相亲市场涌现的新标准,一起来看看它到底是有理还是没理?
第一“有”:家里有房产
咱们中国人讲究“安居乐业”,在婚恋市场,这也是真理的存在。
两个人一起过日子,不一定要住豪宅,但是“安乐窝”总要有一个吧?
像我闺蜜小丽以前就吃过亏,当时图个有情饮水饱,嫁了个“没房一族”,婚后两人一直租房住,要么因为房租涨价、要么因为房东儿子结婚,隔三差五就在上演搬家大戏。
时间长了,闺蜜就抱着我痛哭,说后悔当时没找个婚前有房的男人。
当然,也有不少两个人婚后凭着自己努力,买了dream house的,但前提是你找的另一半,得是个潜力股呀!
第二“有”:父母有退休金
只能说这届年轻人,是真活得通透啊!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大家庭的“资产重组”。
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非但不能给小家庭提供帮助,还可能让小家庭负担沉重的养老压力。尤其是父母年龄大了后,各种病痛等折腾,很容易让刚开始起步的小家庭“雪上加霜”。
反之,如果父母有退休金就大不同了,父母平日里不仅能够“自给自足”,遇到买房、生娃这种大事,还能给小家庭提供一些帮助。
第三“有”:男方有教养
现在的姑都是贼精,钱重要,但人品更重要!谁希望找个“家暴潜力股”?
娘们
所以,姑恋爱的时候,千万别被“糖衣炮糖”给迷惑了。
娘们
两个人恋爱相处的过程,要多观察对方待人接物的细节,比如:对待服务员的态度,堵车时候会不会情绪失控,还有两个人意见发生争执时,是否愿意妥协让步?
真正的教养,是刻在一个人的骨子里,不管发生什么突发状况,他们大多数都是情绪稳定,尊重他人、善待弱者。
说完相亲的三有,再说一说相亲的两“无”。
第一“无”:家里无外债
“我愿意和你一起还房贷,但不愿意替你婚前还外债!”这句话戳中了多少姑娘的心事啊?
这外债啊,就好比给婚姻这条路铺了图钉,走着走着就开始见血。
所以,姑得睁大眼睛,婚前得搞清楚男方的经济情况,不求大富大贵,至少不能给婚姻埋雷。
娘们
第二“无”:没有兄弟姊妹
都说人多是非多,一个大家庭里,什么妯娌不和啊,老人赡养纠纷等,时不时就要爆发出点矛盾。
因此啊,结婚前有些事情得长远考虑。在婚恋市场,独生子女的家庭,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是吃香是真的,且不说能够独享父母的爱,谁也不愿意掺合进别人家没完没了的家务事中。
毕竟家长理短这事儿,有些道理根本讲不清,最好的就是远离纷争主战场。
当然了,我们说了这么多婚姻的“指标”,也并不代表列出来的公式就等于幸福。
婚姻啊,从来不是单项选择题,而是一道主观题。
在婚姻这条路上,既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或多或少都会爆发出矛盾,而且并不一定是和金钱有关。
我见过身边很多真实的案例,有住在豪宅里“相看两生厌”的怨偶,也有住出租屋里的恩爱伴侣。
所以,婚姻这道题,并不是单方面讲条件,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婚姻,本身就是需要磨合的。
正如那句至理名言:婚姻里从来都没有一百分的两个人,只有五十分的另一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