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婆回来啦!”每次回婆家,鑫鑫都要被小区亲戚这样调侃。这一切源于她婚礼上的“风光”——送亲队伍抬着挂满红卡片的发财树,上面写着古筝、钢琴、60万陪嫁、100克黄金……可只有鑫鑫自己知道,所谓陪嫁不过是30万彩礼加亲妈给的30万,钢琴是用了十年的旧物,黄金是姨姨们的旧首饰熔的。可从那以后,她的彩礼就成了众人惦记的“肥肉”:表弟的小学同学跑来借“救命钱”,亲戚办宴席嫌表弟随礼少,连出门骑摩托车都要被揣测“是不是故意凡尔赛”。
在不少县城,彩礼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女性婚后看似“最靠谱”的保障。十年前,中部县城彩礼大概10万左右,如今早已涨到30万。对很多底层女性来说,这笔钱可能是婚后唯一能自己掌控的财产。可现实是,康提身边的姐妹,彩礼几乎都在两三年里花得精光,而且没多少花在自己身上。
二表姐2021年结婚时,把15万彩礼拆成10万定期和5万现金,想留着装修新房或应急。结果新房烂尾,钱却被接二连三“惦记”:大表姐换车来借3万,失业的姐夫想拿7、8万创业,公婆甚至想让她出6万买收割机,理由是“彩礼钱不就搁着吗”。堂妹更委屈,婚前父母说彩礼全给她,婚后却变卦,要么让她把存折交出来保管,要么至少放一半在父母手里,让她忍不住崩溃:“怎么全世界都在算计我的彩礼?”
彩礼之所以留不住,往往藏在“人情”和“家庭责任”的拉扯里。鑫鑫订婚后就遇到难题:表弟从二手车行辞职,有人说花10万能找个带五险一金的稳定工作,表弟撺掇她出钱。姑妈姑父不乐意,觉得已经全款买了婚房、给了30万彩礼,“血都被吸干了”;鑫鑫妈也劝她“别把钱捏太紧”。最后,鑫鑫没办法,还是取了10万,可这件事像根刺,一直扎在她心里:“钱是我担着名义,实际还不是给这个家花了?”
大表姐的彩礼更无奈,直接成了“救夫钱”。婚后不久,姐夫酒驾被查,恰逢严查时期要留案底。公婆哭着求她,说“这关乎你们俩一生”,甚至要下跪;父母也劝她“为了孩子不能有前科”。众人把她架在火上,她只好掏出彩礼救急。可结果呢?姐夫当初发誓改邪归正,没几年又恢复了老样子。
经历得多了,县城女性慢慢明白:感情靠不住,手里有钱才是真退路。康提的大学同学,结婚时只要了1万多彩礼,却在婚后发现老公出轨。一开始男方说给100万拆迁款做离婚赔偿,可她犹豫了几个月,赔偿就缩水到30万,最后男方干脆耍赖。还有个朋友的姐姐,因难受孕成了“丁克”,结果老公40岁突然要离婚,还婚内出轨让新欢怀了孕,她想维权,律师却说过了追诉期,最多只能拿两三万赔偿。
这些事让越来越多县城女性开始悄悄为自己打算。康提办公室的财务大姐,一边攒钱一边说“能自己买房就不和老汉过了”;人事姐姐以前买房子主动说只写老公名字,发现老公搜过按摩店后,每个月都把老公的钱转去还房贷,就为了“离婚时房子有我一半”。康提自己也变了,以前把20万彩礼全转给老公炒股,直到一次吵架老公说“孩子生了我不吃亏,二婚带男娃看你怎么嫁”,她才醒过来。现在她自己的钱一分不挪,日常开销用老公的亲密付,吵架了就刷他的卡报舞蹈课,“瞬感神清气爽”。
对县城女性来说,彩礼本是婚姻里的“安全感”,可现实却让它成了烫手山芋。她们要应对亲戚的觊觎、家人的索取,还要在婚姻的不确定性里挣扎。慢慢的,她们不再指望感情,而是学着把钱攥在手里,为自己留条后路——毕竟在养育孩子、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的无尽付出里,只有实实在在的钱,才能给她们一点面对未来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