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两天,罗永浩吐槽西贝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这里面可以讨论的角度有很多,比如,有很多公关行业的朋友都在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是否合适。在围观老罗和老贾吵架问题上,我个人倾向于“和稀泥”。我个人建议,双方都各自退一步,聚焦更本质的问题。老罗应该关心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在预制菜行业,通过引发公众的讨论,推动实现更科学、更合理的监管,让预制菜行业更加健康、更加透明,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这貌似也是老罗正在做的事情。老贾应该关心的更本质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西贝的品质、服务和管理,包括提高在预制菜问题上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更喜欢、更信任西贝,更多在西贝消费。相对而言,双方隔空打“口水仗”,甚至是“相互伤害”,意义不大,尤其是对西贝,会得不偿失。
2)首先,我们家就是西贝的一个常客,经常去西贝宣武门附近的一家门店。为什么去西贝?原因很简单,西贝的各种餐食味道不错,孩子很喜欢吃,价格也不贵,而且,服务热情、周到。我们甚至在带孩子上课外班之后,作为“奖励”,会让孩子去西贝吃她喜欢吃的东西。有时候,在家里做饭,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会说一句,“算了,去西贝吃吧”。去西贝吃,起码我们知道,孩子会比较喜欢。
3)当然,我说的这些话都是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主观判断。每个人对味道、价格和服务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好,别人不一定觉得好。但是,作为一家餐饮企业,一定得有相当数量的人在主观上认为这家企业“不错”,并且愿意来消费,这家企业才能活下去、才能活得不错。从我们家附近西贝门店的真实消费情况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在主观上是认可西贝的,也是愿意来消费的。
4)老罗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在一家餐馆吃完了,由于种种原因,觉得“不爽”,想吐槽,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西贝作为一家餐饮企业,在遇到消费者的吐槽之后,应该感到欣喜,因为,这是在给企业免费提意见、提建议。这样的消费者真实反馈,是可以帮助企业做得更好的。任何时候,企业都不要对消费者做“恶意假设”,不必去质疑消费者的动机,更不用去攻击消费者的“人品”。对于企业来说,面对任何消费者的反馈,最好的选择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但是,为什么老罗的吐槽会引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如此强烈的反应,然后,在过去这几天,双方隔空交战,形成一个又一个热点呢?我认为,关键就在于老罗的另外一个身份。他是一个在微博“大V”,实际上,过去二十多年,老罗无论是作为一个新东方的“名师”,还是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还是作为一个KOL,他在舆论场上的影响力都非常大。他最近在做“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系列视频,我觉得也很棒,让我对李想、何小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正因老罗拥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他在西贝消费后的“只言片语”,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吐槽和反馈了,而成了一种有着很强舆论影响的“重炮”。老贾出来硬刚老罗,我个人推测,一个可能是因为在被有影响力的人用比较激烈的语言进行负面评价之后产生了“应激反应”,另一个可能也是因为担心老罗的“重炮”会影响西贝的声誉和真实的生意。我非常理解老贾的回应,因为,老罗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西贝也好,老贾也好,不出来“澄清”,很多没有在西贝门店吃过饭的潜在消费者,很可能觉得西贝就是“很贵”、“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很恶心”,这对西贝的真实经营是有不利影响的。
6)其实,相对于老罗和老贾的发言,这个热点新闻背后,更值得讨论、更具有公共价值的问题是,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和监管问题。预制菜话题,过去几年,曾经反复出现在舆论场中。总体来说,预制菜是一个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监管问题。
7)也许,我从小生活条件比较差,我对预制菜没有形成特别关注的意识。我觉得,只要预制菜是健康的、是安全的、是口味不错的,我是不在乎它是不是预制菜的。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预制菜这个行业太复杂了,不同企业的表现参差不齐。有的企业可以做到让预制菜健康、安全并且口味很好,但有的企业可能就做不到了。关键还是要加强食品行业监管,我们不要“污名化”预制菜,但是,送到消费者面前的预制菜,一定要尽可能健康,一定要百分百安全,至于口味,这个只能让消费者自己去识别、去淘汰了。推动预制菜标识公开,我觉得是一件好事,但是,关键是要标准统一、执法严格、一视同仁。不能是规规矩矩守法的企业进行标识,但是,很多大量偷鸡摸狗的企业不进行标识,最后,反而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我个人觉得,预制菜公开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漫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中长期努力的目标,它也隐含了巨大的执法和监管成本。
8)虽然网络上很多人反对“和稀泥”,但是,在罗永浩和贾国龙隔空交战的问题上,我倾向于还是“和稀泥”比较好。对于老罗来说,他虽然有时候表达略显激进,但我反复听过、看过他的很多东西,说到底,老罗绝对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有点“刀子嘴、豆腐心”的感觉。老罗吐槽归吐槽,他也没有真要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把西贝往死里整的念头。这年头,做企业不容易,做餐饮企业更不容易。老罗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他最能理解这其中的艰辛。另外,说真心话,西贝当然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但是,在中国餐饮企业里面,西贝还真是算不错的了。我个人建议,老罗接下来可以发挥自己的巨大影响力,把议题往预制菜标识公开、食品健康、食品安全等公共议题上引。如果老罗能推动中国在预制菜监管方面做到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这肯定是一件积功德的事情,这肯定也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至于西贝,只不过是引发公众对预制菜标识公开、对食品健康、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讨论的一个“引子”,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也不是问题的真正焦点。老罗也好,老贾也好,不必把这件事情变成个人之间的恩怨,更不用变成意气用事之下的相互伤害。
9)对于老贾,我的建议同样是,聚焦本质,而不是抓住老罗的某些具体表述不放。老罗毕竟是一个消费者,商业管理里面有一句话,“消费者永远是对的”。西贝还是应该首先感谢老罗的消费和吐槽,然后,善意地回应一下老罗的主观评价,然后,掉头好好把西贝的管理、服务和品质再提升一个大台阶,这才是正事儿。在很多时候,真正让一家餐饮企业死掉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消费者的负面评价,不管这个消费者的舆论影响力有多大,真正决定一家餐饮企业生死的,关键还是这家餐饮企业自身的品质、服务和管理。有舆论影响力的消费者的负面评价,有可能在短期内对餐饮企业的经营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是,我一直相信,只要一家餐饮企业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一直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事情,一直 踏踏实实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这家餐饮企业终归是会获得消费者认可,终归是可以活下去且活得不错的。
10)总而言之,老罗可以继续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聚焦有公共价值的议题,而不是“死磕”一家整体还算不错的企业。老贾可以继续把西贝做好,聚焦品质、服务和管理,而不是跟老罗打“口水仗”。
“雪地埋人,久后自明。”
我们都要对真理有耐心,我们都要对本质有耐心。一直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这应该算是一个小小的“真理”。
接下来,老罗的视频我会继续看,做得真心不错,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增量。同时,西贝我也会继续带孩子去吃,一家价格不算太贵、口味不错、孩子喜欢的餐饮企业,就在家门口,肯定会常去的。
这年头,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大家还是各自心怀善念、多多包容、多多担待吧。
希望每一个明天都会更美好。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