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已连续三周震荡调整,呈现 “指数中枢平稳、个股波动加剧” 的鲜明特征。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报 3870 点,距 3892 点前期高点仅差 22 点,指数基本维持高位震荡;但个股表现明显滞后,部分标的与指数涨幅差距已超 20%。这种 “指数稳、个股弱” 的背离,正倒逼投资者调整持仓 —— 在选股难度加大时,指数跟踪型投资或成破局关键。
从市场指数体系看,沪深 300、上证 50 等宽基指数,及各板块主题指数覆盖不同投资维度。以三大核心股指为例,自去年 “9・24” 行情启动至今,上证指数累计涨 40.80%,深证成指涨 59.89%,创业板指更是逼近翻倍(97.35%)。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市场经历三次调整(2024 年 10 月 8 日、2025 年年初、2025 年 4 月 7 日),指数均能借板块轮动修复趋势,但多数个股因业绩或景气度问题,未能收复前期高点。这种 “指数强于个股” 的格局,正是当前配置的核心逻辑。
一、指数投资:破解市场分化的核心选择
震荡分化行情中,指数投资的价值集中在三方面:
其一,分散风险,平滑波动。个股受业绩、政策等影响易剧烈波动,而指数覆盖一篮子标的可对冲风险。从过去三次调整看,创业板指最大回撤不足 15%,但同期近 60% 个股回撤超 20%,指数抗风险能力更优。
其二,捕捉轮动,把握趋势。牛市板块轮动频繁,普通投资者难踩准节奏,而指数作为 “轮动集合体”,能通过权重调整纳入收益,这也是分化中指数仍能创新高的关键。
其三,对抗浮躁,聚焦长期。多数投资者因短期操作折损收益,而指数投资以 “跟踪长期趋势” 为核心,无需纠结个股择时。过去一年行情已证明,短期调整不改慢牛,耐心持有指数收益更稳健。
对缺乏研究精力或迷茫的投资者,配置沪深 300ETF、创业板 ETF 等宽基产品,或增强型指数基金,既能降波动,又能分享市场红利,是当前高性价比选择。
二、近期市场关键动态解读
(一)国常会:民生与经济双向发力
2025 年 9 月 12 日国常会围绕四大维度部署,形成 “底线保障 + 动能培育” 组合:
民生安全:推进防汛救灾后续工作,加快北方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补区域发展短板;
经济活力:针对民间投资出台 “拓空间、保权益、优环境” 举措,支持其进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破解 “准入难、融资贵”;
开放与升级:完善海外服务体系助企业 “走出去”,审议生物医学条例平衡 “创新与安全”。
整体政策兼顾当下民生与长远转型,协同性强,为市场提供持续基本面支撑。
(二)证监会新规:期货监管 “提质减负”
同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核心优化三点:
监管更清晰:以 “生效监管措施” 为唯一扣分依据,消除重复扣分并设梯度,避免 “一刀切”;
导向更聚焦:优化加分体系,细化服务实体经济指标,删除冗余项(如 “加权调整后日均机构客户权益总额”),引导期货公司回归主业;
激励更精准:整合专项评价为 3 项(服务国家战略、党建与文化、信息技术),增设合规或配合风险处置的加分项。
新规贴合行业实际,紧扣 “服务实体” 要求,将推动期货行业合规高质量发展。
(三)全球创新:AI 入阁的机遇与隐忧
当地时间 9 月 11 日,阿尔巴尼亚任命 AI “迪埃拉” 为公共采购部长,成全球首个让非实体 AI 入阁的国家。“迪埃拉” 此前是电子助手,升级后将接管招标决策,目标以 “客观” 破腐败,但仍存三重挑战:
监督缺失:未明确决策监督与防操纵措施;
责任模糊:失误损失责任无法律依据;
程序待考:需总统批准与议会表决。
虽有争议,但这标志 AI 治理应用新阶段,后续进展值得关注。
三、A 股走势研判:资金、技术、趋势共振
(一)资金面:中长期资金 “三维入市”
当前 A 股形成 “专业机构、大众配置、杠杆资金” 三维格局:
专业机构:今年公募基金募资同比增 35%,权益类占比超 60%,增量资金优化市场结构;
大众配置:股票型 ETF 规模破 2.8 万亿元,日均交易增 42%,资金向宽基 ETF 集中,体现 “从个股博弈到指数跟随” 趋势;
杠杆资金:6 月底以来两融余额净增超 800 亿元创新高,与行情正相关,为突破提供动能。
资金面 “多渠道、中长期” 特征,为震荡后上行筑牢基础。
(二)技术面:震荡待量能,下周择方向
当前市场处 “窄幅震荡、量能蓄势” 阶段,关键看两点:
日线:上周五收放量阴十字星,62% 成交量集中在早盘上涨,午后跳水缩量,属 “震荡洗盘” 非反转;
周线:本周收阳但量缩 18%,多空谨慎,若下周量能破 5 万亿元,指数有望冲 3892 点高点;若缩量则延续震荡,等 5 日均线支撑。
综合判断,下周大概率 “先整理、后突破”,支撑看 3850 点(5 日均线),压力看 3892 点,量能是核心变量。
(三)趋势面:政策与资金共振,慢牛不改
“巩固市场回稳向好” 的政策基调未变,当前形成 “宏观稳增长 + 微观促活力” 政策矩阵,叠加公募、ETF、两融资金持续入场,中长期资金主导市场,避免短期波动干扰。过去一年三次调整均未改上行,核心是 “政策稳预期、资金接筹码”。只要政策导向与资金动能不变,慢牛格局就不会变,短期震荡仅是阶段性整理。
四、后市配置策略:短期求稳,长期谋势
基于当前特征,可采取 “分层配置”:
短期:优先 “宽基 ETF + 高流动性品种”(如沪深 300 成分股),适合风险低或无精力选股者;
长期:布局 “增强型指数基金 + 政策受益板块 ETF”(如新质生产力、生物医学 ETF),把握产业红利;
节奏:短期避免频繁交易,3850 点附近可加仓,突破 3892 点再扩仓;中长期忽略短期波动,聚焦政策与资金共振方向。
当前 A 股处 “震荡蓄势、趋势向上” 阶段,指数投资破分化,政策与资金筑慢牛。投资者保持理性、把握节奏,就能在震荡中抓确定性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