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常有这样的“矛盾时刻”:走路时被飞驰的汽车溅了泥水,便忍不住抱怨司机没素质;可自己握上方向盘,又会烦躁行人慢悠悠挡在路中间。
打工时总觉得老板抠门又强势,觉得“这么点工资,凭什么让我拼命”;等自己创业当老板,看着员工磨磨蹭蹭没执行力,又忍不住念叨“拿了薪水,怎么就没点责任心”。
当顾客时,觉得商家定价太高、服务敷衍,满心都是“这钱花得不值”;可自己做了生意才知道,进货要成本、运营要开支,遇到挑三拣四的顾客,也会忍不住吐槽“怎么就这么难伺候”。
我们总在不同的立场里切换,却常常忘了:自己站在这头时,看到的是一头的风景;走到那头时,瞧见的又是另一番模样。立场不同,视角就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天差地别。这世上从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不过是每个人处在不同的“能量频率”里——有人困在自己的处境里计较,有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焦虑,于是显化出不同的状态,做出不同的选择,说出不同的话、做出不同的事。
就像雨天里,撑伞的人觉得“这点雨不算什么”,没伞的人却觉得“这雨怎么下不停”;就像排队时,前面的人觉得“队伍走得挺快”,后面的人却觉得“怎么还没到我”。不是谁故意要和谁作对,只是大家的处境不一样,感受自然不同。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轻易评判别人,也不会再为小事纠结。你会懂得,老板的“强势”背后,可能藏着公司生存的压力;员工的“拖延”背后,或许有没说出口的难处;商家的“定价”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成本;顾客的“挑剔”里,不过是想买到称心的东西。
这时的你,会慢慢调出心里的“爱与慈悲”:允许别人犯点小错,毕竟谁都有疏忽的时候;接纳别人和自己不同,毕竟谁都有自己的活法。不再用自己的标准要求所有人,而是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差异;不再为无关的人和事动气,而是用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份相遇。
其实,人生最好的心态从不是“要求世界符合自己”,而是“让自己适应世界的不同”。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包容,少一分计较;多一分真诚,少一分抱怨。当你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接纳生活里的不完美,就会发现:原来世界比你想象中更温柔,日子也比你以为的更顺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