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最离不开的,就是金融信贷的支持。近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城中村改造贷款,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探索发行企业债。
人们常说:缺什么补什么。对于城中村改造这件大事,现在正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金融资金的通达灌溉才能赢得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主动,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也是打开发展之门的钥匙。
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与不断壮大,可以说都是在拆“墙”搭“桥”中实现。目前,很多城市在力争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在加大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以推动城中村改造。但面对这个急需大量发展资金的事业,“单打独斗”式创新已显乏力。打破金融资本间无形的“墙”,促进主体融资、多元融资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在支持城中村改造这项民生工程上,从大的视野来讲,银行金融机构其实可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建立各自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发展台账,推动金融赋能行动的落实落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助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这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从小的切口来说,银行金融机构还要按照“微利”的原则,在全面测算项目综合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项目建设运营周期、还款来源和资金成本等实际情况,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还款方式、贷款期限等各个标准。
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正在深化,这是一个机遇,银行金融机构在改革中拆“墙”搭“桥”,本质上也是在建生态。我们观察可以知道,银行业当前最大的挑战是利率下行,无论是债券收益率、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还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走势均呈下行态势,而从全球看,自上世纪末至2019、2020年,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历过近二十年的超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时代,这样的局面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还要未雨绸缪。商业银行完成从“卖产品”到提供服务的转变亦势在必行,早行动就能早主动、早受益。而城中村改造及城市更新在银行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的关键时点,及时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出口,是一项站在未来兼顾眼前的优质业务。
况且,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也是讲人民性的,对于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也同样有着家国情怀。比如,上海闵行区七宝古镇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近日正式拉开,看到评估师上门,动迁户们满怀期待,一位动迁户周豪感慨地说:“这房子一是热,二是下雨天老是漏水,没办法解决,而且里面也没有卫生设施,不能上厕所也不能洗澡,所以一直盼着能改造。盼了二十几年了,现在终于看到希望了,心里特别开心。”
这样的居住情境,我们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在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也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正在经历,他们也要住上好房子。我们总是说以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现在就是打破思想认识禁锢,打破体制机制藩篱,只要是有碍于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与金融深度共赢的“墙”越来越少,只要是促进金融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握手的“桥”越来越多,就更能共同建设好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试想一下,每天,当夜幕降临,一盏盏灯亮起,孩子在好小区广场嬉戏、年轻人在好社区运动公园健身、老年人在好城区林荫道上散步,这就是一个好城市的动人风景,在这背后,则有银行金融机构依靠创新驱动而贡献的一份功劳。每一个银行金融机构的雪中送炭,结果将是人民城市不仅有高度,还有温度,城市和经济的稳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定将勃勃生机、生生不息。
(此文刊于中国房地产报9月15日01版 责任编辑 何可信)
值班编委:樊永锋流程编辑:温红妹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