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城市生态的“血脉”,守护碧水清流是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作为四川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地,四川天府新区始终将河长制工作作为维护河流生态健康、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关键抓手,持续推动河长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景区、进园区”,让“爱河、护河、管河”理念深入基层。近日,由四川天府新区河长制办公室、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办事处主办,成都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四川天府新区民间河长团承办的“共建幸福河湖・共享公园城市——四川天府新区河长制‘七进’进社区宣传暨‘我在天府新区有段河’河小青巡河净滩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庙山社区举办。活动吸引了天府新区河长办、新兴街道、民间河长代表、“河小青”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协办单位代表等约50人参与。
“新兴街道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辖区内的河流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活动中,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李军在现场表示,社区在河流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居民能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共同为打造“爱河、护河、管河”的社区氛围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公园城市学府清流护河队队长、四川天府新区民间河长团、“我在天府新区有段河”执行组长罗小虎作为民间河长代表进行分享。他结合自己在天府新区本地的巡河经历,生动地讲述了“家门口的河怎么护”,并分享了社区周边河流在治理前后的巨大变化,让居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河长制工作的成效,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同时,“河小青”代表李青松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发言,他充满激情地呼吁社区居民,尤其是亲子家庭,能够积极加入护河行动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共同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在知识普及与互动环节,民间河长相关代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本地河流案例,为居民们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河长制,以及社区居民能为家门口的河做些什么,如发现垃圾及时举报、不向河道排污等,让居民们对河长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让居民们更直观地感受水质情况,民间河长还现场演示了简易水质净化小实验。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社区居民日常如何通过眼看、鼻闻判断河水是否异常”,以及在野外或紧急情况下,如何通过简易的方法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净化。实验过程中,还邀请社区居民上台体验操作。在随后的河长制、生态保护知识问答环节,则围绕前面普及的内容及新兴街道本地河流知识展开,居民们纷纷踊跃举手回答,通过问答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居民对河长制和生态保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全体人员还步行前往辖区内的陡沟河河段进行巡河净滩活动。新兴街道民间河长代表现场分享了该河段的“故事”,包括过去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过治理后的显著变化,并详细讲解了巡河的重点内容,如查看是否有乱排现象、垃圾堆积情况、河岸是否破损等。参与人员按照顺序分成了15组,每组由1名“河小青”和1名民间河长带队,领取了手套、垃圾袋、拾物夹等工具,开始了“我在天府新区有段河”巡河净滩活动。大家沿着河岸认真地清理垃圾,重点捡拾塑料、废纸等废弃物,同时还对河道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通过这次活动,对河长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认识到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护河行动中来。”新兴街道居民代表刘晓芳(化名)表示。
“通过活动,有效让新兴街道社区居民近距离了解了河长制,参与到河流保护中来,凝聚了‘社区护河、人人有责’的共识,推动形成了‘爱河、护河、管河’的社区氛围,为落实四川省河长制‘进社区’工作要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兴街道将继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不断提升河流生态环境质量,让辖区内的河流更加清澈,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