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泰国街头的水果摊,全靠中国游客撑起半边天。
榴莲、山竹、菠萝蜜一筐筐卖,中文“买三送一”吆喝声此起彼伏,付款码贴得比价签还大。
每到暑期,中国旅行团涌入清迈夜市,芭提雅沙滩,游客排队挑果、试吃、拍照、装箱、带回国。
而今再看,摊主靠着门框打盹,水果堆着发霉流汁,苍蝇比游客还多。
不是水果变了味,而是泰国“变了脸”。
摊位上的榴莲开始发黑,山竹的外壳干瘪起皱,一车车水果从夜市转进冷库,没人再为它们排队了。
曾经人声鼎沸的清迈夜市,如今变得空空荡荡,泰国街头不再有中国游客提着塑料袋走进摊位扫货的画面了。
水果商贩的神情从以往的招呼不停变成了蹲地发呆,有些人甚至开始在直播间里演“榴莲泡面”来吸引观众。
这场由一句中文标语引发的风波,彻底改变了中泰旅游消费的格局,也让无数国人对这个曾经热爱的目的地心生反感。
木牌上写着“按了就得买”,汉字歪歪扭扭,笔触张牙舞爪,像极了摊主眼里那种防备又傲慢的神情。
游客不是不能接受规矩,而是接受不了“只给中国人看的规矩”。
旁边没有泰语,没有英文,只有醒目的中文警告,仿佛在明示:这是专门给你们中国人立的。
有人刚摸一下榴莲,摊主立马大声呵斥,有人看了一眼山竹,价格立刻翻倍,脸色也跟着难看起来。
那些曾经热情到可以陪着游客一起切榴莲的摊主,怎么变得这样陌生了?
不是榴莲不香了,也不是山竹不好吃了,是人情味没了,被“区别对待”的那一刻,中国游客的心也寒了。
过去,中国游客撑起了泰国水果摊一半以上的销量,甚至还有数据统计,泰国出口水果中超过60%销往中国。
那时候的水果摊恨不得把中文标语写得比价格牌还大,还会贴上“特供中国”四个字,连摊主都学了几句“买三送一”。
可是如今摊位前挂着“按一下赔100泰铢”、“捏了就要买”这些冰冷的字句,早已没了当初的热情。
哪怕只是站在摊位前犹豫一下,也会遭到异样眼光的打量,仿佛多看几眼就是不规矩的表现。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在泰国旅游时的糟心经历。
有人说自己只是想挑一颗熟一点的榴莲,却被摊主怒吼赶走;还有人本想多买几样水果,结果被摊主一句话气得转身离开。
这样的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一点点耗尽游客的耐心。
旅游的本质是一次期待被接纳与理解的体验,而不是花钱买气受。
泰国摊主曾经靠着中国游客发家致富,如今却因一块写错了温度的牌子自断财路。
不是游客变小气了,而是商家太短视了。
过去的水果摊,一到节假日就挤满了中国游客,左一筐榴莲,右一箱山竹,扫码付款都要排队。
很多人宁愿托运也要带几箱水果回国,夜市打包、机场提箱,榴莲几乎成了中国人“必买清单”上的头号单品。
有些游客甚至专门订机票来吃水果,一口糯米饭配芒果,几口椰子汁加山竹,当地的果园靠这批顾客撑起半边天。
摊主们为了迎合这股热潮,不惜学中文、连夜申请微信、支付宝,连榴莲外包装都印上“欢迎中国朋友”。
当时整个泰国都明白:中国游客就是移动的金库,是最值得用心对待的群体。
可就在短短几年间,风向变了,摊主不再热情,标语不再欢迎,甚至连眼神都透着排斥。
从“热脸相迎”到“冷言相对”,从“你好请看”到“摸了就得买”,这一套操作劝退了无数原本愿意消费的国人。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水果摊标语,出租车宰客、旅行社威胁、价格双标等问题也频频曝光。
一名游客反映,曾在普吉岛因退定金问题与旅行社发生争执,结果被对方直接袭击。
同样的打车路线,本地人花150泰铢,中国人却被要求掏300。
甚至连泰国药店里火爆销售的“养胃素”,也被发现是中国香港品牌,只是换个包装在泰国卖高价。
旅游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成了一场身心双重的挑战。
再加上泰国近年来内政频繁更替,总理更换、局势动荡,连原本主推的中泰互免签政策也存在变数。
旅游部门推出打折优惠、促销活动,依旧无法拉回大量流失的中国游客。
在直播平台上,泰国摊主用榴莲泡面、山竹炖鸡等方式拼命挽救生意。
游客的心,不是几场直播能挽回的,换来的是满屏的冷嘲热讽。
“买不起尊重,也就卖不出榴莲。”一句话说尽了如今泰国旅游市场的尴尬现状。
海南榴莲种植基地的大规模种植更让他们雪上加霜。
如今在三亚、西双版纳等地,游客不仅能吃到国产榴莲,还能享受免费试吃、包装贴心服务,体验感直接碾压泰国。
同样的水果,不同的态度,消费者当然知道该怎么选。
尤其是当海南引入了猫山王等金牌品种后,国产榴莲的品质与口感也逐渐赶超进口水果。
与其飞几千公里到泰国被区别对待,不如在家门口体验水果自由。
再加上交通便利、语言无障碍、安全更有保障,谁还愿意远赴重洋去被歧视?
摊主越是划规矩,顾客就越绕道走。
那句“捏了就要买”的标语,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规范行为的意思,它本身就是一场情绪宣泄。
它反映了某些泰国商家心中对中国游客的偏见、傲慢甚至排斥。
最终也扼住了自己生意的咽喉。
这不仅是旅游服务的退步,更是一场商业逻辑的崩塌。
生意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换。
你提供诚意,我愿意买单。
可如今,中国游客花了钱,却没换来应有的尊重。
一位网友说得很直白:我不是不能接受规矩,但我不能接受只有我被立规矩。
西双版纳的摊主笑着说“随便尝,不买没关系”,泰国摊主却高举“捏了赔钱”的木牌,两种态度一对比,高下立判。
很多游客也因此将出国游计划取消,转向国内城市旅游。
曾经热度不减的曼谷、清迈,如今成了“冷门”的代名词。
不是中国人不爱泰国了,是泰国不懂如何善待这份爱了。
游客能记住美景,更记得体验。
一次摊前的争吵,一块冷漠的警示牌,就足以让人从此不再回头。
哪怕你再换成“欢迎中国朋友”的牌子,也挽不回曾被寒透的心。
尊重,不该靠写标语提醒,而是要从态度里自然流露。
真正懂得做生意的人,从来不是靠立规矩来维持秩序,而是靠懂人心赢得回头客。
当你把顾客当成提款机时,也别怪顾客把你当成备选项。
不是中国游客离不开泰国,而是泰国早已习惯了中国游客的好脾气。
可这一次,我们真的不想再惯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