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作为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分会场活动之一,休闲渔业种业及产业链论坛在朝阳区黑庄户成功举办。同日,朝阳区观赏鱼展示文化周暨第二届“黑庄户杯”金鱼大赛拉开帷幕,为市民呈现一场独具特色的“水中盛宴”。
本届论坛以“鱼悦朝阳 为种启航”为主题,由朝阳区人民政府、市农林科学院主办。论坛上,科研机构发布了生物活饵人工扩培技术在金鱼苗种开口期的应用、基于CRISPR/Cas系统的金鱼新种质创制等最新成果。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原生观赏鱼品种开发”等议题进行分享,深入探讨观赏鱼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路径。论坛现场,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与朝阳区黑庄户乡政府,北京科德数传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小鲁店渔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助力黑庄户提升观赏鱼保种育种能力。
观赏鱼展示和金鱼大赛将持续至14日。设置有“6个主题展区+1场金鱼比赛”,包括北京市水产种业成果展区、观赏鱼活体主题展区、水族造景展区、精品水族展区、水族文创市集和异宠展区,吸引近50家京津冀及周边渔业企业参展、参赛。
在金鱼大赛现场,一个个装载不同品种金鱼的白色水盆分门别类、整齐排列,一条条被养殖户悉心培育出的金鱼在水中造型各异、摇曳身姿。草金鱼、虎头、龙睛、水泡、绒球、狮头、兰寿、高头及综合组共9个组别的金鱼同台“选美”。在养殖业深耕多年的金鱼专家成为裁判,手持计分板,边踱步边细细打量每条金鱼的形态、颜色、姿态、品种特征。通过初赛和复赛,最终将从500余尾金鱼中,评选出全场冠亚季军及每个组别的前三名,总共30个奖项。
据了解,黑庄户乡更是宫廷金鱼的发祥地之一,金鱼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宫廷金鱼文化已经沉淀了200年之久,有着“金鱼之乡”的美誉,承载着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20世纪80到90年代,黑庄户金鱼产品一度广销海内外,观赏鱼产业发展兴旺。
近年来,黑庄户乡持续提升保种、育种能力,提纯复壮了狮子头、虎头、琉金等10多个金鱼品种,蛋种绒球、王字虎头、黑大眼3个宫廷金鱼品种占全市宫廷金鱼保种品种的一半,逐步打响了金鱼特色产业名片。
朝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士博表示,休闲渔业是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提高渔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型渔业,已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未来,朝阳区将以黑庄户为窗口,持续推动观赏鱼种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样板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