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能让人驻足三秒的画面已是难得。
但 Geirrod Van Dyke 的作品却让人过目难忘。
不知火舞
最终幻想7 萨菲罗斯
极致的黑白、惹眼的红色,散发着如同古典版画般的深邃气质,又充满了现代数字艺术的张力。
时刻诠释着别样的“暴力美学”视觉。
01
红与黑的暴烈美学,
这组游戏同人,帅到不敢认!
Geirrod Van Dyke,可能很少人听过他的名字。如果你去网上搜索,大概率刷到的是这样的素描作品。
《最终幻想7》克劳德 (上)
《侍魂》不知火幻庵 (下)
极具视觉冲击力。
黑白灰构成的世界里,偶尔跳出一抹红、一束黄,强烈、直接,不容忽视。
《拳皇》特瑞·博加德
这不是那种靠复杂配色或宏大场景撑起的画面。相反,他极度克制,几乎只用一种颜色,却偏偏撞出了一种近乎暴烈的视觉美感。
其中,深厚的基本功是重中之重。
在Geirrod Van Dyke的作品中,画面的构成非常简单:点、线、面的交织,黑、白、彩的碰撞。
他不过度依赖绚烂的颜色,仅凭着扎实的素描根基,就足以构建出充满力量的图像。
《装甲龙骑兵》
《汪达与巨像》
线条在他笔下不只是轮廓,更是情绪的血肉。排线细腻密集却有序,阴影层次分明。
《最后忍道》
虽说Geirrod Van Dyke画的是幻想题材,角色却带着写实的重量,肌肉的紧绷、衣褶的流动、眼神的凌厉,皆栩栩如生。
而夸张的动态,又在写实的基础上为画面注入了强烈的漫画叙事感。
有人将他的风格定义为“单色线条”艺术,本花觉得并不尽然。
他主要使用铅笔、墨水、水粉进行绘画,最后再用Photoshop进行颜色修饰和细微调整。
因此,画面中充满铅笔线条的呼吸感、墨水的渗透力,能明显感觉到笔尖摩擦纸面的痕迹,以及手腕发力时的线条节奏,手绘质感突出。
Samus
与其说这是当代的作品,不如说更像是几个世纪前的蚀刻画。
蚀刻画
或者用Geirrod Van Dyke自己的说法,将其定义为“银版摄影风格”(Daguerreotype)—— 沉默、深刻、充满时间的颗粒感。
《最终幻想8》女巫 艾迪亚
这些黑白红的图像,是Geirrod Van Dyke 2019年参加“Inktober”每日素描挑战赛的作品,他集中描绘了一系列著名的电子游戏角色,一天一幅。
他用自己的风格进行了再创作,给这些经典人物披上了另类血肉。
比如《街头霸王》中灵动矫健的春丽,在他笔下变成了更具野性力量的战士,肌肉线条分明,眼神如刀。
春丽 安田朗(春丽之父)绘 (上)
春丽 Geirrod Van Dyke绘 (下)
《侍魂》中的娜可露露,在他笔下笼罩着一层神秘与悲壮,她与守护鹰玛玛哈哈之间也好似多了几分宿命感。
《侍魂》娜可露露
就连活泼可爱的管道工马里奥也变得狂野。
画风极简的《纪念碑谷》、《最终幻想》系列等,都成了另一番样貌。
《纪念碑谷》
《最终幻想6》
02
全网刷屏后,他消失了......
尽管这些游戏同人作品在网上广为流传,但关于Geirrod Van Dyke的信息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他的Instagram、【X】、ArtStation等社交账号,在连续发布了这组“Inktober”挑战作品后,便停止更新。
《侍魂》霸王丸
我们仅能从一些零散的访谈和简介中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从INS头像来看, Geirrod Van Dyke 应该是位男性,而且跟画中的人物一样,肌肉饱满。
@geirrodvandyke
他来自美国,是一个概念设计师、漫画家,美术专业毕业,同时主修绘画和版画,平时主要从事封面创作。
Geirrod Van Dyke 的封面艺术
如果我们把他的创作版图一分为二,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区别:那些为他赢得无数赞誉的同人习作,强烈依赖手绘的“笔触感”和情绪张力。
《无尽城堡》 ICO和Yorda
《茶杯头》
而他的商业封面作品,则更具数字艺术特质。
线条光滑、色彩饱和,美式漫画的风格更加突出。
Geirrod Van Dyke 的封面艺术
虽然减弱了黑白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但依然延续了他的核心叙事能力。
他曾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我笔下主人公的性格,通常是画面中他们所处世界的外在体现。
我既想重现每款游戏的精神,也希望每幅图像都能让人感觉置身于那个世界之中。”
《光明旅者》
《神之亵渎》
圣安东尼(左上);圣乔治(右上);
圣胡贝图斯(下)
“如果角色所处的场景是我能够理解或想象的,那么我就能快速捕捉到某个瞬间或事件,并很快在纸上清晰呈现。”
这种对“瞬间”的敏感与执着,深深烙印着他的学院派训练痕迹。绘画与版画,这种高度依赖构图、捕捉与凝练的艺术,教会他如何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中容纳最大的动态和情感张力。
Geirrod Van Dyke 的封面艺术
日常工作中,他就像个导演,不仅刻画角色,更构建世界观。
Geirrod Van Dyke:“在创作过程中,我会想象摄像机和观众都是场景的一部分。就像在制作纪录片一样,拍摄工作可能在主角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但随后,当记起摄像机的存在后,便决定进行夸张地展现。”
Kefka 宫殿
这或许就是他的作品如此抓人的原因。他捕捉的是“表演”中最为真实也最为夸张的一刹那,是角色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临界状态。
而一切完成之后,这位导演就隐匿幕后,将最终的解释权,交给了身为观众的你我。
《最终幻想6》蒂娜·布兰福德
本文编辑:TXin
【征稿信息】
第四届CIAC即将截稿!
15w+奖金,四大赛道,大咖评委阵容
也许下一个插画新星就是你!
(点击下图查看征稿详情)
【赛事合作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