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吭哧有力
“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妈,我不想死,真的不想死~”
想象不到一个才14岁的孩子得经历了多少绝望,才能喊出这样的话来。
拓展营成夺命“集中营”
一月一万多的学费,不让吃饭、不让睡觉、把头发栓在柱子上、甚至逼着孩子脱光衣服在地上爬,这到底是拓展营还是地狱啊?
女孩去拓展营之前,长得浓眉大眼、白白嫩嫩的,十分清秀可爱。
但自从2024年6月底被父母送去中牟县狼城岗镇“柯贞素质拓展营”,至8月底学校通知他们孩子住院了,仅仅两个月,孩子被折磨得父母都要认不出来了。
躺在病床上的女儿廋得脱了形,黑了不止几个色号,更让他们心痛的是女儿身上被插了各种管子,很明显情况不妙。
和医生了解到女儿小王符合因长时间日晒及摄入不足、呕吐等多种因素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致脑部病变,并继发肺部感染,以至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不只如此,女儿还遍体鳞伤很明显被虐待了。
女孩身上被晒得如同黑炭,还有烫伤和擦伤的痕迹。
脚趾甲里面有瘀血,胳膊上有烫伤,眼睛几乎失明。
父母赶到医院时候,女孩还没清醒,父亲在旁边喊了好多声才醒过来。
女孩得知父母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收到我的信了吗?”
然而,父母对此一无所知,要不是学校通知他们根本不知道女儿已经命在旦夕。
他们一直以为女儿好好的,被拓展营改造得很好。
因为班主任阴某给他们说的是:孩子“一切正常”,还发了不少孩子“积极训练”的视频,只是阻止家长探视。
看着视频中女儿虽然黑了廋了,但认真看书的样子,父母还觉得很欣慰。
哪里能想到女儿正遭受着地狱般的折磨,求救信已经写了6封,却一封都没有送到父母的手里。
女孩每天都期盼着父母能救她于水火之中,但她的希望却一天又一天的变成失望。
直到她终于坚持不住了,晕倒在了班主任的寝室……
女孩经过一个月的抢救,最终离开人世,她睡梦中还曾喊着:“凭什么打我!”
去世前一天,女孩声嘶力竭地喊着:“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妈妈,我不想死,我真的不想死!”
女孩还说:“好多天没有洗澡,妈妈,我好想吃你做的饭……”
然而,就连如此简单的愿望,父母都没办法为她实现。
报警后,在班主任阴某家里搜出180多封信件,都是孩子们的求救信,被她私自拦截了下来。
在拓展营中即便每月学费高达一万多,但学生们很少在菜中见到肉。
女孩求救信中写着自己呕吐、心脏不舒服,想让爸妈带自己看病,然后吃顿好的,现在想想实在心酸。
班主任阴某在法庭上的辩词堪称本年度最佳黑色幽默:“我把学校规定看得太重”。
在这个微信秒回的时代,这些手写的求救信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提醒着我们:有些罪恶,从来不需要高科技,只需要足够的冷漠。
这不是拓展营,这是“集中营”。
包括烈日下连续罚站7小时、拖拽殴打、脱光衣服爬行、头发拴柱、限制饮食睡眠等,致其全身18处损伤。
有时候是教官亲自动手、有时候是怂恿学生对女孩拖拽殴打。
教师内部聊天曝光,太丧良心
庭审公布的教师内部群聊天记录显示,心理老师阴某与其他教职人员多次讨论受害女孩“身体不适”、“体质偏弱”、“站不稳”等状况。
在老师群里讨论“孩子身体不好”,在家长群里却说“孩子身体很棒”。
人性的恶在他们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这样欺上瞒下,悲剧不会发生。
最可怕的是,这不仅仅是个别人的恶行,而是一个完整的作恶体系:校长默许、老师执行、制度掩护。
阴某说,她曾经发现小王在学校不吃饭,为此向领导反馈过,但得到的回复却是:“你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这不是你的责任。”
而法庭上出示的部分在校学生证人证言显示,阴某参与过两次对小王的欺凌,阴某自己没有动手,而是让其他的学生把小王从心理咨询室拖走。
可以说是,全员恶人。
接着,该拓展营更是被曝光有教官猥亵学生的恶性事件。
被猥亵的学生是个男孩,他的父亲说:“当时孩子辍学在家玩手机,希望花钱送他去拓展营能变好。哪曾想发生这种事,不但成了孩子一辈子的噩梦,家长也无法承受。”
如今,体罚小王致其身体轻微损伤的吴某、猥亵学员马某的靳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事的河南柯贞拓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被关停,依法取缔。
而小王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阴某利因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被当地警方拘留,后取保候审。
9月11日,少女遭体罚身亡案一审择期宣判。
无论怎样,那个年仅14岁的花季少女再也回不来了。
最讽刺的是,父母认为女儿不学无术,将她送进拓展营。
但其实,这位花季少女一直热爱写作,还拥有大量粉丝。
父母最后痛哭道:“后来才知道,她真的很优秀。”
女孩本可以追寻自己的文学梦,却被送进了一个连基本通信自由都被剥夺的"集中营"。
写在最后:
近几年,各种戒网戒游的训练营频频爆雷,他们打着“磨练意志”的旗号,却专门生产绝望。
这些拓展训练营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是因为他们精准拿捏了当代家长的焦虑——担心孩子不够坚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挫折教育”成了摇钱树,“军事化管理”成了遮羞布。
但真正的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教会孩子面对挫折;不是训练服从,而是培养判断。
当教育变成生意,当管教变成虐待,当老师变成狱卒,我们每个人都该问问自己: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那180封未寄出的信的沉默共谋?
很喜欢人民日报这篇《普通的父母,最好的教育》。
我们大家一起共勉,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就多鼓励,多认可,多理解,多支持。
不要把自己的认知焦虑、恐惧、愤怒、委屈转移给孩子,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