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识,越是大的户外品牌,越不太爱追逐最新的户外科技?
这一点,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聊过。去年Polartec Alpha抓绒最火那阵子,走在前面的,往往都是大家所谓的「车库」品牌,很少有大品牌参与其中,或者他们会选择更加「折中」的方案来跟进潮流。
在市场还没被完全教育的背景下,这种谨慎也属于合情合理了。虽然性能够强,但Alpha一类抓绒会掉毛,经不起剐蹭,当这些问题没有被大众所了解时,品牌不会轻易出手。所以说这类材料,有点像「懂哥」专属,先做了解,再去体验。
这一类现象同样出现在超轻背包身上。
UL面料常见的名字:Yamatomichi、HMG、Gossamer Gear,难见的名字:Osprey、Gregory、始祖鸟(虽然很早期他们也出过这类产品)。当然一方面是价格、使用场景的考量,但类似Dyneema面料单调的色彩,另类的质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毕竟说到底,这一切都是生意,需要斟酌太多。
有没有一种新材料,能让大品牌们不再犹豫不决呢?
事情在今年还是有了新的变化。Osprey在半个月前,推出了一款非常不「小鹰」的限量背包Archeon Fujin——来自于背包测评媒体Carryology的限量版。
模块化的组合、简洁的线条,可以被视为它的独到之处,但大家的目光,基本都聚焦在它隔着屏幕都在闪光的面料上:ALUULA。
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沙丘」的神秘感,但无可争议,它属于超轻面料届的最新星。今年六月,大家或多或少有听闻始祖鸟又出新包了。被称为品牌最轻量、耐用的技术型攀登背包Alpha FL,被改名为Alpha SL再次推出。从FL(Fast & Light),到SL(Super Light),关键点还是在「重量」上减轻了接近50%(当然价格也上涨了40%…)。
一般情况下,我们讨论UL面料(超轻装备面料),嘴里嘀咕的都是:重量够轻,材质够坚韧,外表够前卫,CUBEN、DYNEEMA、ULTRA无一不是如此。
ALUULA是如何成为大品牌的新宠?为什么有人将它视为UL装备届的版本答案?或者始祖鸟和ALUULA合作背后,又有什么业内幕后「隐情」?今天就来带大家分析一波!
撰文|谷子
编辑|玄天
设计|天宇
图片来源|品牌网站&网络
· 本文为《户外探险》原创内容 ·
01
「UHMWPE」
这串字母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想弄明白ALUULA面料,首先要让从他的「亲戚」们开始。
“为什么一会叫CUBEN粗苯,一会叫大力马?”,“明明都是DYNEEMA,为什么面料材质看起来又很不同?”这一套问题下来,再加上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各种难记名词的组合拳,属于你看你也晕。
实际上UL面料现在三足鼎立,无论是最新的ALUULA(加拿大),CHALLENGE OUTDOOR近年起势的ULTRA(美国),或者DSM帝斯曼公司出现频次最高的DYNEEMA(荷兰),竞争关系有点像曹植诗里写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因为牵制其血缘关系的,正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这条脉络。
背包面料发展至今,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弹道尼龙,成就了The North Face的经典驮包,CORDURA材质,至今在军用、户外领域也从未过时。然而,其中最有趣、最难以捉摸的当属DYNEEMA。
1968年,帝斯曼公司的化学家Albert Pennings博士,正在潜心钻研聚乙烯(你可以理解为塑料)。在研究过程中,他开发出一种无法拉断的纤维,然而当他把这种纤维交给上司时,却遭到了冷遇,如今回看,其实这正是DYNEEMA纤维的开端。先埋重点,它由UHMWPE组成。
来到1992年,美国圣地亚哥。America Cubed(立方)号帆船队扬帆起航,准备参加举世闻名的美洲杯帆船赛。尽管几周来媒体和选手们一直在嘲笑这支队伍的实力,但当比赛开始,这艘帆船队却凭借超轻的帆船材质,迅速将其他对手甩在身后。
制作Cubed这艘帆船材质的面料,被称为神奇的CUBEN FABRIC(粗苯),本质还是使用UHMWPE制作的DYNEEMA纤维,然后贴上正反两面聚酯外层,形成三明治结构。
再被帝斯曼收购后,顺理成章它们也将织物的名称从CUBEN FABRIC,更改为DYNEEMA COMPOSITE FABRIC大力马复合面料(现在大多称为 DCF)。
重点来了,我们口中常说的大力马DYNEEMA®,可以被视作「品牌」版本的UHMWPE,但实际上无论是DYNEEMA、ULTRA还是今天的主角ALUULA,他们都是以UHMWPE为基石,构建纤维,然后再制成超轻面料,所以也同样拥有了类似的属性:更轻、更强、更有韧性(另外La Sportiva最近推出的SPECTRA攀登外套,其实也是基于这类纤维制作)。
作为世界上最强韧、最轻盈的纤维,DYNEEMA®见证了许多标志性场景:将卫星系留在外太空,将搁浅的意大利“歌诗达协和号”游轮倾覆,将皇冠放置在纽约自由女神像上。
不过制作成背包时,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它仍处于一个愈发复杂,还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此间也产生出很多极其定制化的配比、结构方案。例如纯大力马编制面料、DCF面料(帐篷里常见)、DCH面料(经典的HMG 150混纺面料),ULTRA面料里的N层结构。再加上UHMWPE的含量配比,更是有大讲究,相信非从业者基本很难弄明白。
@Xenobiology
但有一点至少可以明确。无论是哪种材质,在制作背包上时,都难以避开缝制、胶带黏胶的环节,自然也会产生老化撕裂现象的出现。同时因为是多层结构,鼓包、脱胶的情况同样在所难免(想象一下冲锋衣上的鼓包现象)。
虽然这看上去有点挑刺,毕竟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材料,但ALUULA的出现,终于让大家耳目一新。
02
从风筝装备走出的超轻面料
不吹不黑,始祖鸟的每次行业新动作,都会引来巨大的关注,如果说2024年的看点,是外骨骼装备,那么2023年,它宣布和ALUULA COMPOSITES合作,就是一个震动超轻背包市场的大新闻,尤其在始祖鸟已经超过十年,没有使用过类似UL材质面料的前提中。
也正如Osprey将这次的新包,取名叫「风神」,灵感也出自ALUULA的最初诞生起源:风筝冲浪运动。
在耐心听完《The story behind ALUULA with Dave Westwood》,一档和ALUULA销售总监对谈的Podcast后,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
同为加拿大的风筝冲浪品牌Ocean Rodeo,它们在2017年就开始注意到,风筝材料在当时的发展中,已经停止停滞许久,唯一的创新方向有且只有一个:新面料。
所以当ALUULA展示出它重量减半、硬度加倍的优势时,风筝飞翼的性能优势就非常明显了。2022年,风筝冲浪手Giel Vlugt创造了世界纪录,成功完成了神奇的Double Kiteloop动作。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争论这是否真的可以实现,而Giel最终凭借由ALUULA提供动力的Rise A系列风筝,成功实现了这一壮举。
由于采用UHMWPE和航天材料相结合,据品牌声称,任何在空中飞行的产品都适合采用ALUULA材料,即便是在太空中。今年,还会有第一个使用ALUULA的帐篷出现。
再说回户外,如果用一个画面来解释ALUULA面料和其他的区别,你可以想象一片加热的面包,上面放上一片芝士。
传统面料的做法,是通过压敏的方式,将两到三层面料复合。但ALUULA是通过热熔融工艺,让这片芝士自然溶解到面包中。这样不仅减轻了重量,也增加了层与层之间的贴合水平。体现在实际使用中,就是它更不容易出现面料本身的脱层。
ALUULA的热熔融工艺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因为别的UHMWPE纤维耐不住高温,约160°就会融化的,只有ALUULA做到这一点:一种颠覆之前所有加工理念的新方式。
目前,ALUULA常用的面料种类,还包括Aeris、Aeris X,和背包上常见的Graflyte、Durflyte系列。但相比户外产品的黑白,ALUULA材料的标志性颜色(也是最初的面料Aluula Gold),其实是「金色」,这主要是为了让它在海上更加显眼。
曾有很多用户要求ALUULA使用Gold系列制作背包,因为它看起来够独特够显眼,但Gold系列的特性,实在不太适合户外运动。
当然,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ALUULA的强度/重量比,是钢材的八倍,但又比尼龙、聚酯或芳纶更轻。而被户外大品牌所看重,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如ALUULA Graflyte面料采用百分之百的UHMWPE纤维的单一结构制成,更容易高效的回收利用,主打一张最火环保牌。
03
始祖鸟钦定,
背后另有「隐情」?
虽然二者品牌都以A开头,又同样来自加拿大,这就能让始祖鸟如此青睐自己的老乡吗?继续往下看,你就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先抛开品牌层面,用过都知道,始祖鸟的压胶工艺绝对算是行业顶级水准。05年到08年之间,始祖鸟推出了一组全系列的防水背包,在行业内没有第二家能做到。这当然出于极致使用场景的追求,也让始祖鸟成为真正极简主义的性能美学代表。
而ALUULA有个重要优势,简直和始祖鸟的超「极简」理念一拍即合:它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高温,通过加热自行粘合!
所以在制作背包时,始祖鸟可以利用ALUULA的性能,来使用自己最炉火纯青的超声波焊接技术,通过加温、加压,实现一体化的背包结构。在轻量牢固的基础上,实现接近百分百的防水。
对于DYNEEMA和ULTRA来说,同样是防水面料,但由于缝制手段还不能有效防水,实在是有点遗憾。通过ALUULA,始祖鸟终于能够在大幅减重和不丢失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防水目标,这可能才是其开始和ALUULA合作,所看重的真正含金量。
再从耐用型来看,由于UHMWPE过于光滑的表面,在传统制包过程中,纤维受到拉力时,会有移位或者叫滑丝的可能。所以常常有人疑问,为什么我的大力马背包这么容易就破了,不是说「撕不烂」吗,原因就在于此。
但对于使用热溶融工艺的ALUULA,和擅长超声波焊接技术的始祖鸟来说,这一切都不再成为问题。
当然,ALUULA在大范围使用后,一定也会展现出它的细节问题。不过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想让大品牌接受新兴面料,没有明显的缺陷和短板,才是最前提的条件。
将经典FL的名字都换成SL,看来始祖鸟也认定这一次背包的革新,是跨世代的版本大升级。因为采用ALUULA Graflyte面料,Alpha SL 30外观上略微透明,重量仅有约428g,但实际比你的任何一款始祖鸟背包都更加结实。本身定位为一款高山攀登背包,但由于极强的防水性能,作为滑雪背包使用也完全没问题。
这其实并不是Aluula进入户外领域的首次登场。Durston Gear成为了市场上首款采用Graflyte材质的品牌,此前它以善用DYNEEMA和ULTRA制作背包,被大家熟知。
有趣的是,在户外迷聚集的Reddit论坛中,其品牌负责人Dan Durston俨然成为了ALUULA的野生宣传大使。结合Durston Wapta 30背包,Dan也阐述了他对ALUULA的优势性能理解,这和我们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大家可以再做一次笔记):
薄膜和织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可以回收利用
可以采用10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WMPE) 面料
薄膜粘合牢固
织物「边缘稳定」,这意味着即使激光切割或损坏织物上的孔洞,织物也不会散开
可以进行热粘合/焊接,从而实现更先进的背包结构
此外,Parbat品牌的CIRRUS 20L,如今也被视为ALUULA材料的代表性包款之一,作为一款攀登背包,它采用多种ALUULA面料拼接。底部、周身和顶部的材料质感、韧度,都根据攀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区分。Black Diamond则拿ALUULA材料制作头盔,从更偏向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这不失为ALUULA在户外角度的另一应用目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的户外品牌外,北欧箱包品牌Db Journey也加入进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完整使用ALUULA Graflyte的背包系列。先不说性能,单凭视觉呈现公里,也足够让更多人种草ALUULA了。
04
简单看过这些ALUULA的应用,不管是始祖鸟的长期布局,或是Dan Durston在论坛里的侃侃而谈,相信对于这种「面料」的理解,他们可能更能写出上万字的心得体会。真正作为装备「学究」的深刻性,才能让产品发挥最大化的价值。
另一面,日本品牌Paago Works也开始使用ALUULA材料制作腰包产品,目测未来,会有更多品牌加入其中。但如何让ALUULA真正发挥它的优势,不是为了新而新,为了火而跟风,始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装备思辨议题。
- 面料党且爱做包的刘哥,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你有轻量化背包
的使用经历吗?
评论区一起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