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握着还带着妈妈手心温度的饭盒,穿行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
她心里揣着一份小小的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期待的是,同事苏红点名要订她妈妈做的盒饭。
妈妈为了贴补家用,每天起早贪黑,一双操劳惯了的手在出租屋的厨房里变出物美价廉的三荤三素,还配一瓶饮料,只卖十块钱。有人认可妈妈的手艺,她比谁都开心。
忐忑的是,这个苏红,是全公司出了名的“占便宜没够”。
打车费18,她精准地付8块,让别人平白多掏2块;团购23的冰淇淋,她递上10块现金,笑得理所当然,让同伴哑巴吃黄连。
所以当苏红堆着笑说“听说阿姨做盒饭?肯定好吃!给我订一份”时,小华犹豫了。
但那句“阿姨做的菜肯定好吃”精准地戳中了她的软肋,她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回家还特意跟妈妈强调:“是我单位同事订的。”妈妈警觉地问:“给钱了吗?”小华底气不足地回:“都是同事,差不了的。”
第一天,风平浪静。
苏红吃得满嘴油光,啧啧称赞:“阿姨手艺真棒!太合我胃口了!”小
华心里那点石头落了地,甚至有点高兴。
趁着她高兴,小华笑着提起:“对了红姐,我妈那儿订餐规矩都是提前收钱的,你把这几天的钱我先给你预留着?”
苏红笑容不变,话锋却一转:“小华啊,你看,十块钱呢…都是自家同事,能不能再便宜点?八块怎么样?”
小华一愣,耐心解释:“红姐,十块已经是同事价了,外面卖十五的。三荤三素加饮料,成本真的不低,再便宜我妈就白忙活了。”
苏红见砍价不成,笑容淡了点,摆摆手:“哎呀,这事再说,再说。明天还带啊!”临了还补一句:“钱我会给的。”
第二天,风云突变。
小华刚把空饭盒收回来,再次提起饭钱。
苏红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她用筷子挑剔地拨弄着饭盒里根本不存在的残渣,眉头紧锁。
“小华啊,不是我说,你家这盒饭…味道是不错,但这口感…怎么越吃越像预制菜包加热的啊?肉的口感都不对。”
“预制菜”三个字像一根针,狠狠扎进了小华的心尖上!
她眼前瞬间闪过妈妈清晨在菜市场挑最新鲜的蔬菜、抢最早市的平价猪肉的身影,和在狭窄厨房里汗流浃背的样子。
小华猛地站起来,声音都气得发颤:“苏红!你说话要凭良心!我妈每天天不亮就去买菜,一颗米一粒肉都是新鲜的!你为了不想给钱,就这么污蔑人?你说,哪道菜像预制菜?你说出来!”
两人当场吵开,引来不少同事侧目。
苏红大概没想到小华反应这么大,讪讪地没再吭声。
下午,苏红又蹭了过来,摆出一副“我大人有大量”的姿态。
“小华,上午我也是一时生气,话赶话。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也别十块了,就九块!就当我给你妈捧场了,毕竟是同事嘛…”
这一刻,小华全明白了。
什么预制菜,什么口感不对,全是借口!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那一块钱!
为了区区一块钱,她就能毫无负担地践踏别人的辛苦和真心。
小华心里那股火气反而沉静了下来,她看着苏红那算计的嘴脸,只觉得无比恶心。她没接话,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懒得再给她。
第三天中午,饭点到了。
苏红见小华空手回到工位,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理所当然地凑过来问:“哎?小华,今天我的盒饭呢?”
小华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她,嘴角甚至牵起一丝淡淡的、带着讽刺的笑意,清晰又不失礼貌地说道:
“红姐,那十块钱您自己留着吧。”
“吃点好的,比如海鲜大餐什么的。”
“我妈做的家常菜,配不上您的胃口,也怕‘预制菜’坏了您的名声。这生意,我们就不做了。”
说完,她不再看苏红那张瞬间青红交接、精彩纷呈的脸,从容地转过身,拿出了自己那份妈妈精心准备的、热气腾腾的盒饭。
饭香飘出来,弥漫在工位间,那是踏实劳动和真心呵护的味道,一分价钱一分货,童叟无欺,但不喂白眼狼。
后来大家才知道,苏红这人,对外卖小哥更狠。
点个牛肉饭,汤汁洒了点就投诉说没法吃,逼得小哥急匆匆赶回来退款,她却早已把饭吃得一粒不剩。
有些人的人生信条里,就没有“体面”二字。
但幸好,我们可以选择不给她们任何占便宜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