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0年11月的一天,浙江的詹先生小心翼翼地把一颗胶囊掰开,把里面的粉末倒进了嘴里。
这不是什么药,而是詹先生买来的粉末,自己装进空胶囊里的,为的是给他50岁的母亲治病。
原来他的母亲生病了,詹先生轻信了别人的话,找到一种虫子晒干磨成粉,想要给他母亲治病。
一开始,詹先生找遍了附近的医院和药店,都找不到这种虫子,最后还是在网上买到了,5块钱一只,他买了5只。
收到商家寄来的虫子粉末之后,詹先生就开始试药了,他知道这玩意儿有可能要人命,没敢多吃。
把粉末倒进嘴里之后,他没敢立刻咽下去,在舌头上放了好几十秒,没有感觉不舒服,这才咽下去。
没过太久,詹先生就感觉到异常了,一开始是舌头发麻,特别渴,紧接着就是很想吐。
他这时候还不当回事,一口气喝了三瓶饮料,以为可以缓解一下。
但是喝完饮料,他又感觉舌头上的皮好像被烫了一样,有点皮肉分离了。
慌忙之中,詹先生作出一个错误的选择,他找来一把剪刀,把舌头上翘起来的皮剪掉了。
之后的一天之内,詹先生的嘴巴已经疼痛难忍,连续三顿饭他什么都没吃。
第二天上午11点,詹先生终于撑不住了,决定前往医院治疗。
这段经历被詹先生当成笑话讲给别人听,还说要不是吃不下饭了,他根本不会来医院。
但是给他治疗的医生却深知其中的凶险,据他所说,这种虫子只需要服用1克就能中毒,3克就能致死。
好几年前,这家医院还收过一个中毒病人,那人是听了江湖郎中的话,用这种虫子做艾灸,结果毒素通过皮肤渗进了身体里。
虫子粉末接触的地方都起了水疱,等被送到医院时,人一直在抽搐,情况特别危急,最后在医院里治了一个多月,才总算好利索。
再看詹先生的情况,他昨天上午刚住进医院时,口腔溃烂的程度已经很严重了。
医生根据他的状况推测,他的食道还有消化道,大概率也受到了灼伤,只是暂时没法直接看到。
虽然詹先生还有几项血液指标的检验结果没出来,但已有的数据显示,他的血小板只有6万单位,远低于正常人10万到30万单位的范围。
医生说,要是血小板低于5万单位就危险了。
虽然詹先生看起来状态还算平稳,可这虫子的毒性会对心脏、肝、肾以及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伤害。
当下没事不代表没有危险,毒性可能代谢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后续治疗和观察一点都不能放松。
医生还介绍,这种虫子毒性这么厉害,医院里压根不会储备这玩意儿。
并且这种虫子的毒目前根本没法解,没有特效药,要想治好,只能用药物保护好消化道,等着毒素自己排出,等待过程中可要受不少罪。
那么这种剧毒的虫子到底是啥?为什么会被人拿来治病呢?
«——【·毒虫斑蝥·】——»
这种虫子叫斑蝥(máo),在生活中还算常见,有人也叫它花壳虫,黄豆虫。
斑蝥个头不大,长长的圆柱形身子,有两三厘米长,不到1厘米宽,跟人的小拇指第一节差不多大。
它身上颜色很显眼,常见的是黑色或黑褐色,还带着黄色或橙黄色的斑纹,一眼就能记住。
而且它有个特点,凑近闻会有特殊的臭气,有点像坏掉的青草味,特别好辨认。
斑蝥喜欢待在温暖又干燥的环境里,从春天开始到秋天结束,都是它们的活动期,夏天的时候活跃度最高。
它们从来不会单独行动,经常几只凑成一小群,藏在豆子、芝麻、棉花等庄稼的叶片上,有时候也会趴在灌木丛或者杂草堆里。
每当冬天来临,气温下降,斑蝥就会寻找土壤的缝隙、石头的下方作为藏身之处来越冬,直到来年气候回暖,才会从藏身的地方出来。
斑蝥在咱们国家不少地方都能见到,对生长地区不算挑剔,但更愿意待在有农作物或灌木的地方。
毕竟这些地方能找到足够的东西吃,不用为食物发愁。
它们平时最爱吃的就是大豆、花生、棉花的叶子,还有桃树、梨树开的花瓣,这些都是它们常吃的主食。
偶尔它们也会啃点嫩苗,但好在食量不大,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特别严重的破坏,不用太担心它们会影响收成。
斑蝥一年繁殖一代,幼虫阶段很特别,会寄生在别的虫子卵或幼虫身上。
雌斑蝥会把卵产在土壤里,孵化出的幼虫会主动寻找蝗虫卵、蜜蜂幼虫等。
幼虫钻进寄主的巢穴里,靠吃寄主的卵或幼虫长大,等幼虫成熟后才会钻出土壤,变成成虫。
这种“寄生”方式能大大提高幼虫存活率,就是有点“缺德”。
另外有趣的一点就是,斑蝥有假死的自保技能,遇到危险时会立刻蜷缩身体、一动不动,像死了一样,等威胁过去再悄悄爬走。
而且斑蝥还有个自我保护的本事,一旦受了惊吓,它就会释放出带斑蝥素的液体。
人要是碰到这种液体,很容易引发红肿,又疼又痒,这也是它用来躲避危险的手段。
斑蝥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药用上。虽然它有毒,但在中医里,经过处理后能入药。
不过因为毒性大,医院里很少直接用斑蝥粉末,一般是在中成药里加入极少量的成分。
另外特别要跟大家说清楚,斑蝥绝对不能随便买、随便用。
作为剧毒昆虫,它的买卖和使用都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不是个人能随意处理的,私自捣鼓很容易引发中毒危险。
要是家里有人需要治病,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医生,让医生根据情况制定治疗计划。
可别轻信那些民间偏方,自己拿药试,就像詹先生,本来是一片孝心想帮母亲,最后不仅没起到作用,还把自己送进了医院,这样的结果实在太不划算,千万要避免。
参考:
钱江晚报《儿子为替母治病试吃斑蝥 中毒导致口腔溃烂(图)》2010-11-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