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游客抱怨“路难走” 商户认为“影响了生意” 楼宇企业认为“场面难看”
商圈小马路上共享单车“爆仓”如何解
南阳路是上海恒隆广场背后的一条小马路,幽静又不失烟火气。小路非常袖珍,机动车单向通行,人行道宽幅仅1.2米。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每个工作日上午,四面八方而来的共享单车常常让这段小路变得寸步难行:上班人群将共享单车随便往人行道上一停,一辆挨着一辆,人行道停不下了,就随意堆在机动车道上……
南京西路街区管理站站长濮骏一观察到:上班高峰9时30分后,南阳路上平均5分钟就新增15辆共享单车,如此高频的“上新”要持续到11时30分后。
不仅是南阳路,上海恒隆广场除靠近南京西路的一侧道路、其他两侧小马路皆是如此。放眼南京西路商圈,中信泰富、静安嘉里中心、锦沧文华……几乎每栋大型商务楼宇周边的小马路都遭遇过共享单车“爆仓”的问题。
居民和游客抱怨“路难走”,沿街商户说“影响了生意”,一些楼宇企业因“场面难看”提出“管一管共享单车”的诉求……
在上海市中心核心商务区,共享单车治理并非简单的秩序管理、市容整治问题,还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规划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南京西路街道正探索破解这些问题。
“爆仓”背后是需求
上海恒隆广场有1万多名白领,南京西路街道辖区每天活跃着至少10万名白领。实现街区面貌整洁,不能以抑制需求为代价
在上海恒隆广场内一家外资企业上班的小赵,每天上班依靠“地铁+共享单车”通勤,她从静安寺地铁站出来,扫一辆共享单车,不到3分钟就能到公司楼下。
恒隆广场地处南京西路与静安寺地铁站之间,到两站都有500米左右的距离。“骑共享单车最方便。”小赵的办公室里,有10多位同事选择共享单车解决“最后500米”问题,还有一些住得近的同事,经常选择骑行上班。
上海恒隆广场有1万多名白领,整个南京西路街道辖区每天活跃着至少10万名白领。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南京西路商圈的办公人群对共享单车需求很大。
这也是为什么南京西路街道在治理共享单车时,并没有简单地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设置“电子围栏”——街区面貌整洁的实现,不能以抑制需求为代价。
当然,南京西路商圈的特殊地理环境,也让“电子围栏”这一智能化手段在这里“失灵”:商务楼宇周边小马路成片,如果在一条小马路设置了“电子围栏”,意味着共享单车可能会堵满另一条小马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共享单车在南京西路背后小马路上“爆仓”,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在20多年前南京西路开发建设时,没人会想到后来共享单车、外卖外送业态会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有专家说。
按照现在的相关规定,人行道宽度在3米及以上才能规划非机动车停车线,但南京西路商圈很多商务楼宇周边小马路的人行道当年规划时就不足3米宽,南阳路的人行道只有1.2米宽,根本不具备停放非机动车的条件。“当年因城市规划设计的局限性而引发的‘硬伤’,需要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来弥合。”有专家说。
先解企业后顾之忧
清运走的共享单车投放到哪里?街道全面排摸辖区内道路资源,梳理出共享单车“空白点”“空白时段”,引导企业有序投放
在南京西路街道城运中心办公室,大屏幕上来回切换着各条马路的实时画面。工作日上午9时后,各个商务楼宇周边小马路上停放的非机动车是城运中心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这一时段,街道聘请的市容环境情况固守队员会重点留意这些小马路,实地走访、巡查,看看是否有共享单车积压。
解决共享单车“爆仓”,共享单车投放企业要承担主要责任。南京西路街道找到三大主要共享单车(美团、哈啰、青桔)投放企业,坐下来一起研究解决之策。大家觉得,要加大对小马路上共享单车的清运力度。
静安区与三大共享单车企业签署协议:遇到共享单车积压的情况时,企业要在5分钟内响应、20分钟内到场处置、1小时内完成积压单车的清运。濮骏一说:“我们一方面与共享单车企业畅通了联系渠道,一旦发现积压情况,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处置;另一方面,督促三家企业要将‘5分钟、20分钟和1个小时’的响应处置机制落实到位。”
但要让高频清运落到实处,首先要解决共享单车企业的后顾之忧。
在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内,袖珍小马路阡陌交错,在其他宽敞街区使用的“依维柯”清运车,在小马路“开不动”。街道帮忙支招:使用车型更小的电动三轮车作为清运车,灵活便利。濮骏一统计过,要确保恒隆广场周边的共享单车停放有序,每个上午至少要动用22次三轮车,每车以清运30辆共享单车计算,共计需清走660辆共享单车。
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此大量的共享单车从商务楼宇周边清运走,投放到哪里?
“我们发现,南京西路商圈商务楼宇周边共享单车的‘爆仓’是潮汐式的。整个南京西路商圈存在共享单车结构性不平衡,其他区域、其他时点还存在共享单车分配不足的情况。”南京西路街道城运中心负责人吴敏妍说。
街道全面排摸了辖区内的道路资源,梳理出共享单车“空白点”“空白时段”,引导共享单车企业有序投放。“比如辖区内的‘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区域,人行道较宽,停放非机动车条件好,但共享单车数量不足;距离7号线比较近的常德路有段路,走出地铁的人群有使用共享单车的需求,但在那段路上经常找不到共享单车。我们在这些区域建立了共享单车停放‘蓄水池’,引导共享单车企业有序向这些区域投放。”吴敏妍说。
多方参与,长效治理
街道对街面停车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管理,外卖快递车、社会电瓶车、共享单车分区域停放,嘉里中心则派出物业人员固守街区
共享单车治理的复杂性,在于解决方案并不仅仅着眼于治理共享单车本身。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发动多方治理力量参与。
南京西路商圈商务楼宇周边小马路上停放的非机动车中,还有大量周边居民、楼宇后勤人员的电瓶车,以及临时停放的外卖、快递小哥的电瓶车。
针对居民的非机动车停放,各个居委会进行了细致排摸,向居民发放规范停车告知书,引导居民将非机动车停放在小区与街面上规划的白线区域内。
针对楼宇物业人员的非机动车停放,街道与楼宇物业协商,引导物业人员将非机动车停放到楼宇地下非机动车库。“最近,街道上线了‘嗅探’智能监测手段,可以将街面停放的非机动车车牌号与楼宇物业提供的工作人员非机动车车牌号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停放在街面上的物业人员非机动车,进行提醒与疏导,以提高街面空间的利用率。”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伟说。
南京西路商圈餐饮店多、办公楼宇多,因此辖区内的外卖、快递小哥的电瓶车很多,这一度也是造成路面非机动车停放乱象的一大原因。
过去,经常有外卖小哥在取餐高峰时将电瓶车往餐饮店或者商场门口违规一停,匆匆跑去取餐,造成人行道路通行难,而仅靠行政管理约束这一行为,成本很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街道今年在奉贤路、吴江路等6处餐饮店集聚区域推行“P+W”(Park+Walk缩写,意为停车+步行)非机动车停放区。
比如在奉贤路上,对着金鹰百货的一部直达楼上餐饮集聚楼层的电梯,有一处不影响行人通行的区域,在每天取餐高峰的10时到14时变身为“P+W”非机动车停车区,外卖、外送小哥将电瓶车停在这里,便可就近上楼取餐了。
看到街道治理共享单车停放带来了良好的街区环境,一些商务楼宇也主动加入到治理中。
在静安嘉里中心,一家国际奢侈品大牌对其新开旗舰店毗邻的小马路提出了较高的环境要求。街道与嘉里中心共同考察现场后,商定解决方案:街道对街面上现有停车空间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管理,外卖快递车、社会电瓶车、共享单车分区域停放,嘉里中心则派出物业人员固守街区,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有序引导。街区秩序井然,营商环境也跟着好起来。
共享单车的治理是动态的,南京西路街道随着新的变化不断探索新的治理办法。
国际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的城市创新地标“路易号”巨轮,今年夏天停泊在吴江路上,开放以来吸引日均10万人次到访周边。大客流来了,给城市治理带来新挑战,包括增多的非机动车。街道提前部署、精心布局:前期向周边4个居民区和12栋商务楼宇发放告知书,从源头预防可能因大客流涌来而引发的矛盾;在威海路沿线,科学增设外卖专用停车区,引导外卖车辆规范停放;动态调整市容巡查固守模式,加大共享单车清运力度,日均清运单车量达600余辆。街道还整合城运中心、综合执法队及市容巡查队力量组成70人专班,24小时分班值守核心区域,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精细管控,营造出整洁有序的周边环境。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唐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