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整个欧洲都坐不住了——俄军无人机群闯进波兰领空,不仅炸毁了民宅,还直接被北约战机给打了下来。
这可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首次直接对俄军资产开火,意味着这场原本的双边冲突正式突破了地理界限,开始向北约核心区域蔓延。
说起来也是够戏剧性的。9日夜间,俄军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据乌克兰方面统计动用了约400架无人机和导弹,结果其中19架无人机跑偏了航道,直接飞进了波兰领空。
波兰军方可不是吃素的,立即出动F-16战机配合荷兰的F-35战机,把这些“不速之客”给击落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无人机还真造成了实际损失。波兰TVP电视台报道,一架俄军无人机直接击穿了波兰一所房屋的屋顶,把民宅给炸毁了。波兰内政部门事后在7个地点发现了无人机残骸和一枚不明导弹残骸,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波兰总理图斯克事后在议会发言时毫不留情面,直接指责俄罗斯进行“史无前例的挑衅”,还说这是“波兰自二战以来最接近公开冲突的一次”。这话分量可不轻,基本等于把话挑明了:俄军这次是真的捅了马蜂窝。
为什么说这次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多来,俄军武器首次在北约成员国领土上造成实际破坏,而北约也首次直接击落俄军装备。
这等于在事实上打破了俄乌冲突的地理边界,让北约从“间接支持者”变成了“直接参与者”。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波兰也坐不住了。波兰政府发言人什瓦普卡正式宣布,应波兰要求,北约已经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4条款,32个成员国大使紧急磋商。
第4条就是北约的“报告机制”,当任何成员国认为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要求所有盟友坐下来商量对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北约成立75年来,第4条总共就被启动过8次,其中3次都与俄乌冲突有关。
北约秘书长吕特也赶紧表态,警告俄罗斯“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将捍卫北约每寸领土”。这话听着客气,但威胁意味十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直接,在年度盟情咨文中提及此事,要求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
面对这么大的动静,俄方的回应倒是出乎意料的“克制”。俄罗斯国防部10日发布通报,否认计划打击波兰境内目标,并表示“准备与波兰国防部进行磋商”。俄外交部也发声明说,愿意加入两国国防部之间可能举行的磋商。
不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态度就硬气多了,直接驳斥了“挑衅”指控,还反击说“欧盟和北约领导层每天都指责俄罗斯挑衅,但大多数时候连论据都不提供”。
俄驻波兰使馆临时代办更是表示,波兰方面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被击落的无人机属于俄罗斯。
就在欧洲局势紧张之际,9月9日晚,中美防长董军和赫格塞思举行了视频通话,时机可谓相当微妙。
董军在通话中明确提出三个要求,也可以说是三条“红线”:第一,双方要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第二,任何“以武助独”“以台制华”的图谋都将被挫败;第三,中方致力于与地区国家一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这三条红线,每一条都分量十足。董军特别强调,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坚决反对个别国家在南海的侵权挑衅。话说得很客气,但立场异常坚定。
美方的表态就比较矛盾了。五角大楼发言人说,赫格塞思明确表示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但同时又强调美国在亚太地区“拥有至关重要的利益”,并将坚决保护这些利益。这种表态典型的既想当好人,又想占便宜。
眼下这个局面,其实反映了三股力量的复杂博弈。
首先是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俄军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表面看是技术失误,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俄方在试探北约的底线。特别是在即将举行的俄白“西方-2025”军演背景下,这种“误入”更像是一种战略威慑。
其次是北约的团结考验。波兰启动第4条,实际上是在测试盟友的支持力度。
要知道,第4条和第5条可不是一回事,第5条是集体防卫条款,意味着“一国受攻击,全体必须应战”,而第4条只是磋商机制。北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不直接卷入冲突的前提下,给俄方足够的威慑。
第三是中美关系的管控需要。就在欧洲局势紧张之际,中美防长通话释放了什么信号?说白了,就是要避免多线作战。
美国现在在欧洲已经够焦头烂额了,实在不想在亚太再开辟新的战场。但中方的三条红线也表明,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会让步。
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北约很可能会增加在东欧的军力部署,调整交战规则,给俄方更明确的警告。中美之间短期内可能会保持某种“战术性合作”,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但长远来看,这种多重危机叠加的状况,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不稳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任何看似局部的冲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大国之间的博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