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党时间的法定定义与依据
1. 核心定义
入党时间指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日期,即支部大会表决通过的当日。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七条明确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要点:在《入党志愿书》第9页“支部大会决议”栏填写的日期必须与支部大会召开日期一致,不可提前或延后。
2. 与相关时间的区别
申请入党时间:首次向党组织提交书面申请的日期。
填写:《入党志愿书》个人基本信息栏
确定为积极分子时间: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列为积极分子的日期
填写: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入党时间:支部大会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的日期(即入党时间)
填写:所有党内档案及正式表格
转正时间:预备期满后支部大会通过转为正式党员的日期
填写:转正申请书及党员档案
二、填写规范详解
1. 关键材料中的填写要求
(1)《入党志愿书》:
• 第9页“支部大会决议”:落款日期必须与支部大会召开日期一致。
• 第10页“上级党委审批意见”:标注预备期起算时间(即入党时间),如“预备期自××年××月××日起”。
(2)党员档案、人事档案:
“入党时间”栏统一填写支部大会通过日期,格式为8位数字(如20250901)或年月日(如2025年9月1日)。
(3)政治面貌填写:
预备期内填“中共预备党员”,转正后填“中共党员”。
2. 易错场景纠正
误区1:将上级党委批准日期误认为入党时间。
正解:上级党委审批是对支部决议的确认,入党时间仍以支部大会通过日为准。
误区2:在《入党志愿书》个人填写部分(如“本人经历”栏)提前落款。
正解:个人填写部分的落款时间应早于支部大会召开日,但不可晚于该日。
三、历史特殊情况的处理
针对不同时期党章对预备期的规定差异,需区分处理:
1977年十一大至1982年十二大期间入党:
预备期从上级党委批准日期算起,此类党员的入党时间按批准日期填写。
1982年十二大党章及之后:
统一按支部大会通过日填写(现行标准)。
建议:查阅党员原始档案中的《入党志愿书》支部决议栏日期,或联系其所属党委核查历史文件。
四、常见问题解答
1. 函调材料时间与入党时间冲突怎么办?
若函调材料(如亲属政审证明)落款时间晚于支部大会召开日,需重新开具材料,确保所有证明材料时间逻辑合理。
2. 预备党员转正后,党龄从何时算起?
党龄从转正之日(即支部大会通过转正决议之日)起算,入党时间仍为预备党员通过日。
3. 填写各类材料时日期不一致如何修正?
以《入党志愿书》原始记录为准。若档案中日期矛盾,需由支部出具说明并报上级党委审批确认。
4. 如果支部大会和上级党委批准日期跨年,如何填写?
仍以支部大会日期为准,即使批准发生在次年。
5. 预备党员是否计算党龄?
不计算。只有正式党员才计算党龄。
五、党组织工作实务指南
1. 审核要点
• 核对《入党志愿书》第9页决议日期、第10页预备期起算日期、上级党委批复日期三者是否逻辑一致。
• 确保公示时间(发展对象阶段)早于支部大会召开日至少7天。
2. 常见风险提示
⚠️ 时间倒置:如思想汇报落款晚于支部大会召开日,需补充说明或重新签字。
⚠️ 材料缺失:缺失支部大会原始记录时,需由参会党员出具证明并加盖党委公章。
信息来源:本文来源于“小百科资料”,由人事工作者编辑整理。
本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含图片)仅限同行学习研究使用,如不慎侵害了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