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及“比音勒芬”这个名字时,大部分人都会一头雾水。
再点开品牌官方旗舰店:POLO衫、高尔夫球裤和印着醒目logo的外套,扑面而来一股商务老板高尔夫风...
其实,要不是请了丁禹兮、胡一天、李兰迪等流量艺人代言,谁想得到这个画风的品牌居然被誉为“衣中茅台”...
但在名号响亮的同时,这个“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难掩下滑态势。
你笑它土,它笑你穷
2003年,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广州。创始人谢秉政80年代通过出口徽章、喷绘赚得第一桶金,1997年转型服饰零售,后来选择了高尔夫服饰这个细分赛道作为品牌发展方向。
2013年,比音勒芬拿下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合作权,并已经连续12年作为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战略合作伙伴。
在国内社交平台,比音勒芬有着“中国拉夫劳伦”的称号。来看比音勒芬的logo,一个拄着高尔夫球杆站立的黑色小人,颇有拉夫劳伦马球logo的风范...
如果说拉夫劳伦走西方老钱风,那比音勒芬玩的就是商务精英风,并且是那种手头阔绰但不懂品牌的中年老板们。
要知道2025年上半年,在营收微增、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比音勒芬的毛利率依然坚挺在75.92% 的高位。这是一个足以让许多国际奢侈品牌都艳羡的数字,拉夫劳伦和LV的毛利率也才都在68%左右。
比音勒芬的单品定价在500元至6000元区间,其核心产品POLO衫均价在1000元左右,直接对标甚至超越了部分国际轻奢品牌,这种定价策略成功抓住了其目标客群“只买最贵”的消费心理。
但目前比音勒芬无法回避的是,这种这种依赖单一客群和高溢价的商业模式或许正在失灵...
“高尔夫服饰第一股”腰斩?
上月26日,比音勒芬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3亿元,虽同比增长8.63%,但归母净利润仅为4.14亿元,同比下滑13.56%。
事实上,比音勒芬的盈利疲软早在2024年就已显现。当年归母净利润为7.81亿元,同比减少14.28%,这也是品牌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
截至2025年6月底,比音勒芬存货余额已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9.31%。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30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天,产品在仓库和门店停留的时间变长,销售效率明显放缓。
而比音勒芬的股价总市值也从2023年5月最高点的210亿元,下滑至目前的95.37亿,蒸发100多亿。
曾经被誉为“衣中茅台”、“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的比音勒芬,如今正遭遇市场的全面质疑。
从杨烁到丁禹兮,
年轻化路线走对了吗?
近年来,比音勒芬一直在尝试年轻化转型方向,力求撕下品牌“中年”“商务风”的标签。
而品牌最明显的一步棋就是:换代言人。
从前,比音勒芬的代言人是杨烁、江一燕等70、80后明星。在24年底,品牌官宣丁禹兮成为新晋代言人。今年,比音勒芬又接连官宣胡一天、李兰迪担任品牌大使。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暴涨22.96%,其中广告营销费用更是猛增108.1%,烧掉了1.96亿元。
同时,比音勒芬也积极扩展门店,从机场和高尔夫球场,转向各大高端商场。
比音勒芬的品牌英文名也进行了更换。以往用了22年的英文名“Biemlfdlkk”被人诟病很像乱敲出来的字符串,今年年初则改成了“Biemlofen”。
不过从财报来看,钱是砸下去了,效果却不太理想...在社媒平台,比音勒芬“中年男士”专属的刻板标签仍未被撕去。
品牌近年的广告视觉向年轻化靠拢,既想留住原来的中年客户,又想讨好年轻人的摇摆策略,反而让品牌的形象越来越模糊。年轻人们又真的会愿意花上千元,买一件“爸爸同款”的Polo衫吗?
比音勒芬的转型阵痛,其实也是许多中国传统品牌的共同难题:换代言人、改logo都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焕新品牌的“内核”。
转型之路漫长,但市场留给比音勒芬的时间还有多少?谁会继续为比音勒芬买单?
撰文、排版:Cilia
编辑:周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