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紫沐,这是我第464篇日记。
买老破小博拆迁,还有胜算吗?
不说历史,就今年初,广州就诞生了不少暴富案例。
比如罗冲围旧改,补偿接近4万/㎡。
有炒家在去年布局,以1.8万单价入手,一套66㎡老破小,净赚134万。
就算收风慢了点,建仓成本变高,最少也能赚60多万。
博一把,就是打工人两三年的工资。
上个月,操盘手官宣要加速城市更新,支持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原拆原建。
这博拆迁的胜率,好像又变高了。
要上车吗?
跟市场情绪恰恰相反,我觉得现在博拆迁,风险远大于收益。
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能在拆迁中吃肉的,无一例外,都是提前布局。
在正式的拆迁文件下来之前,在住户收到风提价之前就完成抄底。
大部分普通人,有这个能力,获取这些准确的内部文件吗?
当你从别人的小道消息看到要拆迁,那时候的布局收益,可能就剩下十几万。
十几万,看着好像也不错。
但你还需要扛过至少两重风险,才能把钱拿到手。
第一重风险,老破小不拆了。
要知道内部规划,也是会变的。
可能是因为大板块的规划变动。
也可能是老房业主狮子大开口,成本算不过来,拆不了。
那你根据内部规划抄底的房子,就会彻底砸手里,还没地方说理去。
不说远,就上轮行情,老黄埔到处都在传拆迁。
很多博主大V也亲身入局,买了几套。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大拆大建被叫停,叠加楼市寒冬,抄底就变成了高位接盘。
还有大家熟知的六运小区。
21年流出拆迁传闻,房价从5万出头暴涨到8万多。
但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拆迁失败。
失败后的六运小区,现在3字头就能随便买。
当年博拆迁的,普遍亏损上百万。
赢了赚十万,输了赔百万,这买卖明显不划算。
而且就算赌对了,拆迁了,还要面临第二重风险。
未来旧改补偿方案,很可能会变。
最近长岭居塘山村的旧改公告就提到,新签约村民,不允许选择货币补偿。
要么复建安置,要么拿房票,二选一。
复建安置,回迁房未必会发红本,没红本就没法变现。
拿房票,根据房票政策,必须手上有一套房以上,才能转让。
18个月没转让出去,才能申请换钱。
对比原来一步到位的货币补偿,变现周期和变现风险,都高了很多。
不要妄想这只是个例。
楼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流动性。
旧改就是奔着刺激流动性去的。
货币补偿,你拿到钱,可能直接就存起来了,并没有变成购买力。
这种拖后腿操作,和现阶段目标背道而驰,完全有理由取消。
只有给变现设置重重障碍,要么选被收储的安置新房,要么用房票去买新房,才能把新房成交拉起来,稳住新房市场。
市场稳住了,开发商才有继续拿地的动力,财政也能跟着吃上肉。
所以旧改补偿变革,我觉得是大势所趋。
目前黄埔的枫下村、南岗北,还有天河部分旧村,都已经跟进了,宣布取消弃产补偿。
拆迁就有钱拿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所以我才说,现在买老破小博拆迁,风险远大于收益。
收风难、淘笋难、拆迁难、变现难,九九八十一难走完,才赚那么点钱,性价比太低。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篓子,老破小砸手里,亏损绝对是预期收益的好几倍。
博拆迁,赚的是差价,差价是有限的。
但老破小跌起来,很可能是没底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救市就是救新房。
对比存量房,新房体量相对小,操盘手还救得动。
而且新房直接关联土拍和财政,对操盘手来说,是更急需的东西。
但存量房就成了弃子,政策和利好,基本都跟二手房无关。
没有人护盘,二手市场就只能一直卷。
连琶洲南TOD这种顶级次新,都收楼就破发。
你手上那些老破小,只会惨上好几倍。
至于买老破小收租的可行性,曾写过一篇很清晰的长文(这样买房,等于把钱扔进碎纸机),就不赘述了。
博拆迁,想赢太难。
要有强大的人脉和执行力,还需要不小的运气。
但博拆迁,想输太容易。
只要走错一步,就能随便亏了。
赢了赚十几万,输了亏上百万,胜率低,赔率低。
别被幸存者偏差误导了。
这样的赌局,不下场,才是赢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