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英国商业贸易大臣来华,对中方提出了什么条件?中方要求的对等回应又是什么?
9月10日当天,英国商业贸易大臣凯尔抵达中国进行访问,这被视为中英关系改善的又一重要信号,期间凯尔还将与中方共同主持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会议,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
英国这次派出的阵容堪称豪华。除了商业贸易大臣凯尔亲自带队,还有超过100家英国企业随行。这些企业涵盖了金融、汽车、医药等多个领域,都是英国经济的顶梁柱。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说得很直白:“这是投洽会历史上英国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英国还设置了超400平方米的国家馆,摆明了是要在中国市场大干一场。
英国这么急着和中国恢复经贸关系,不是没有原因的。脱欧这么些年,英国经济一直没缓过劲来。今年以来,英国更是面临高通胀、投资减少的多重压力。
数据不会说谎。中国目前是英国第五大出口市场,中英双边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约为410亿英镑。
中国要求对等回应
面对英国提出的新馆申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很有分寸:“希望英方为中方在英履职提供必要支持,双方应该相互支持。”
看似温和,实则有力,中方的潜台词是,我们不是反对你建馆,但你得先把我们在伦敦的事儿办好。
事情还得从2018年说起,当年中国以2.55亿英镑的价格买下伦敦皇家造币厂旧址,准备建设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使馆。
可这事一波三折,不仅遭遇英国地方议会的反对,还被美国等外部势力搅局,审批一拖再拖,直到现在,英国政府还是“暂缓”态度,审批时间推到了今年10月21日。
中方早就表明立场:英方阻挠中方建馆,严重违背外交惯例,也背离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基本精神。
最新消息是,英国住房、社区和地方政府事务部已将对中国新馆舍规划申请的决定时间推迟至10月21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延期了。
中国驻英大使馆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明确指出英国方面在馆舍问题上采取拖延战术,这种做法损害了中英关系的互信基础。
换句话说,如果英国政府希望在北京新建使馆,就必须在伦敦的项目上给出明确回应。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中方的合理关切。外交往来讲求对等,这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英国想在中国新建现代使馆,中方并不反对,但也希望自己的新馆舍项目能在伦敦顺利推进。两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需求,那么合作就必须是双向的。
然而,英国的这个新馆计划,目前还完全停留在“概念阶段”。没有选址,没有方案,更没有进入任何审批流程。它更像是一种迫切的愿望,一个需要中方配合才能启动的口头诉求。
这场博弈的实质因此变得清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表态——“双方应该相互支持”,背后隐藏的潜台词就是:先解决伦敦的问题,我们再来谈北京的事。
中方正用一个“待批准”的宏大实体项目,去交换一个“待启动”的口头需求,这无疑是想迫使英国在伦敦使馆的审批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生意归生意政治归地基
凯尔大臣这次访华,声势浩大。
她不仅带来了百家企业代表,还定下了五年内消除价值10亿英镑贸易壁垒的宏伟目标。代表团的行业覆盖金融、汽车、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他们还将出席在厦门举行的投洽会。
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经贸关系“融冰之旅”的积极氛围。然而,在这场看似纯粹的商业盛宴背后,却附加了一个关于外交基础设施的“隐藏条款”。
事实证明,在当前的中英关系中,政治互信才是商业合作不可或缺的“地基”。有意思的是,将政治与经济联系起来的,恰恰是凯尔本人。
她主动将“外交设施”的完善性与“商业环境”和“合作预期”挂钩,这说明英国政府内部非常清楚,使馆僵局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问题。
它正在成为一个阻碍信任的“结构性障碍”,直接影响着英国商界的投资信心。
中方的态度则更加直接。
他们将英国政府对伦敦新使馆审批的拖延,直接定义为一种“拖延战术”,认为这背后有美国等外部势力的阻挠。
通过将一个行政审批程序与两国关系的好坏挂钩,中方成功地将皮球踢回了英国脚下。这使得即将到来的10月21日的审批决定,其意义被无限放大。它不再仅仅关乎一栋建筑的命运,而是成为了对英方是否愿意为中英经贸合作扫清政治障碍的一次严峻考验。
结语
说到底,这个“图纸黑箱”最终考验的,是双方的政治意愿。
10月21日的那个决定,将释放一个极其关键的信号。如果英国政府最终批准了建设计划,那将意味着伦敦愿意在自身的安全顾虑上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以换取更广阔的经济合作空间。
这或许是务实的选择,毕竟英国经济需要提振,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如果项目被否决或再次拖延,则清晰地表明,尽管英国在经济上需要中国,但政治和安全层面的不信任,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份小小的建筑图纸,竟成了丈量中英两个大国之间信任深度、合作限度以及未来关系走向的标尺。
无论图纸上的那个“黑箱”最终能否被打开,它都已经向世界清晰地标示出了两国关系的底层逻辑:没有坚实的政治互信作为地基,任何看似宏伟的经贸大厦,都可能因为一阵风雨而摇摇欲坠。
参考信源:英商贸大臣访华表态:中国值得交往 2025-09-12 11:15 环球时报
英国商业贸易大臣:中国有机遇,也有不确定性,但不能吓倒我们 2025-09-12 12:19 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