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冰箱就成了“续命神器”——刚买的西瓜、没吃完的外卖、煮多的排骨汤,一股脑塞进去,总觉得低温能锁住所有新鲜。
然而,食用冰箱中未加热的食物却可能引发腹泻等肠胃问题,今天皮双双就来扒扒冰箱里的健康坑!
冰箱4℃-8℃,居然是细菌“养老院”?
别被冰箱的低温骗了!冷藏区的温度(4℃-8℃)确实能让大部分细菌“休眠”,但架不住有“耐寒选手”——比如李斯特菌、耶尔森菌,这些嗜冷菌在低温下照样能疯狂繁殖。
就像你上周放进去的剩鸡腿,看着没变质,其实表面可能已经爬满了细菌。直接拿出来啃,细菌就顺着食道溜进肠胃,不出半天,腹痛、腹泻可能就找上门了。
这3个习惯,让细菌在冰箱里“开派对”
很多人以为“放进冰箱就安全”,却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正在给细菌“搭舞台”。
1
生熟混放=细菌串门:
生肉、生海鲜和剩菜、水果放在同一层,生肉上的细菌会“爬”到熟食上。比如生鸡肉的细菌粘在保鲜膜上,再蹭到旁边的凉拌黄瓜上,吃的时候没加热,等于直接“吞细菌”。
2
剩菜放超10小时,风险翻倍
别觉得剩菜放冰箱能存好几天!一般剩菜在冰箱里放超过8-10小时,不仅亚硝酸盐会增加,细菌也会悄悄“长大”。就像周一的红烧肉放到周三,加热不彻底的话,很可能让你跑厕所。
3
冰箱半年不洗,密封条藏“毒窝”
你多久没擦冰箱密封条?那里的缝隙、抽屉角落,还有冷凝水槽,全是食物残渣和积水,简直是细菌的“养老院”。每次开门关门,细菌就会飘到食物上,想躲都躲不开。
3招避开“细菌坑”,简单又实用
其实只要做好这几点,就能让冰箱变“安全区”,吃冷食也不用慌。
▶冰箱这么用,细菌少一半
* 生熟分开:遵循“熟上生下”原则,熟食放上层,生肉、生海鲜放下层,最好用密封盒或保鲜膜裹紧,别让细菌串门。
* 控制时间:剩菜尽量在8-10小时内食用完毕。
* 定期清洁冰箱:建议每周对冰箱进行一次清理和除菌,使用小苏打或洗洁精彻底清洗冰箱内部,包括密封条、抽屉角落和冷凝水槽等部位,并风干。
* 购买冰箱注意事项: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购买冰箱时购买双循环制冷,不要购买单循环制冷,避免交叉感染。
▶食物处理与使用
* 加热食物要注意:对于从冰箱中取出的熟食,如剩菜剩饭、熟肉制品等,应彻底加热,使食物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
* 个人卫生要注意:在处理食物前后要洗手,避免细菌通过手传播到食物上。
▶特殊人群别贪凉
小孩、孕妇、老人,还有肠胃弱的人,尽量别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冷食,比如冰西瓜、凉酸奶,先放一会儿回温,或者加热后再吃,减少肠胃刺激。
其实冰箱只是“食物保鲜箱”,不是“保险箱”。与其吃完拉肚子后悔,不如现在就检查下家里的冰箱,把生熟食物分好类,该加热的别偷懒——毕竟肠胃舒服了,吃嘛嘛香才是真的爽!
审核:娜姐
主编:敏儿
编辑:蕾蕾
来源: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01
02
0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