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9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章一文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关于浙江在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活动数字化发展的提问时表示,“品字标浙江制造”是浙江省以“标准+认证”为手段致力打造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区域制造品牌。将“品字标浙江制造”数字化认证作为“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重要场景,让浙江制造的业务集成、系统重塑、整体智治得到提升。目前全省已有5429家企业拿到7412张“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2024年“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的营收超2.3万亿元,约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的近两成。
章一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成效:
一是推进“流程大瘦身”。搭建“浙江制造”认证管理平台,有效整合19家认证机构资源,企业线上申请“一网通办”,需要递交的材料精简了30%,申请效率提升了40%,认证平均处理时效从15天压缩到5天。
二是推进“监管更智慧”。系统盯紧生产工序参数、产品一致性这些关键数据,材料齐不齐、程序合不合规,实现自动识别,认证问题发现率提高了65%。打通企业、认证机构、监管部门三方数据,发现的问题马上能够反馈、及时能够解决,形成闭环。
三是推进“数据变富矿”。深挖数据价值,加强多维应用,把认证数据用起来,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到质量帮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数据利用机制。比如通过数字化诊断,及时给企业指出质量管理、生产工艺上可改进的地方,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章一文表示,下一步,将把“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做得更扎实,按《指导意见》要求升级“浙江制造”认证数字化系统,让它更管用、实用、好用。一方面让认证数据互联互通,画好认证机构、企业的“精准画像”,提前发现风险、做好预警;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行业、区域的认证数据分析,精准有效提出区域治理、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来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