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你们要的真正的尊严,不是靠贬低他人来获得的
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09月12日 13:09上海
借用老乡们经常说的话就是“现在都已经是2025年了,居然还,,,,,,”是的啊,现在都已经是2025年了,有些老乡还在自卑,还在敏感,这是我不能理解的。
你们在老家没有工作机会赚不到钱,在老家没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老家看不到自己人生的希望,你们老家没有上海富裕繁华,所以你们都像潮水一样涌入上海,然后说上海排外和歧视。
都2025年了,你们的老家居然还留不住当地人,居然还要依赖外出打工谋生,都已经是2025年了啊!
你们的老家是说不得的是吧?说了,就是歧视排外就是地域歧视,搞破坏搞对立,是吧?你们去举报投诉报警,我真不知道你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既然事实就是这样,有什么说不得的呢?是因为你们脆弱的心受不了么?非得要夸张你们,歌颂你们,你们才满意吗?
你们还谩骂抹黑上海和上海人,你们还看不起上海人,说上海人无能,说上海今天的富裕繁华都是你们外地人的功劳。你们这样说,是为了安抚自己受伤的心么?
说这些话的老乡,我觉得其实挺可怜的。他们拼了命要挤进这座上海,却又在夜深人静时被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所困扰。他们极度害怕被看不起,于是先发制人地看不起别人;他们害怕被否定,于是急不可耐地否定他人。一旦他们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被刺激到了,就会去举报去投诉去报警。
这些老乡们背井离乡,也确实不容易。在上海的地铁上熬过无数个早晚高峰,在出租屋里盘算着每月的开销,在老家的父母孩子面前强颜欢笑说“我在外面很好”。
但艰辛不是伤害他人的理由。
有些老乡们一方面敏感于地域歧视,另一方面却又贬低着上海人;一方面要求被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又抱着“占领者”心态。这种矛盾心理背后,难道不是一种深层次的自卑与自我保护?
当你觉得自己被看不起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看不起别人。当你觉得自己被歧视时,最容易的行为就是歧视他人。这是人性,却不该是文明的相处之道。
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不是因为这里的人天生高贵,而是因为这座城市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真正的上海精神,是石库门里的邻里互助,是旗袍阿姨的精致体面,是老爷叔的讲道理守规矩,也是外来打工者勤劳奋斗的汗水。
现在都2025年了,我们真的还要陷在这种“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的循环里吗?
认清自己比指责他人更重要。我们其实也都是离乡背井的游子,只不过有人早来了几十年,有人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没有人天生就该属于哪里,也没有人永远是个外人。
老乡,你们要的真正的尊严,不是靠贬低他人来获得的;真正的认同,不是靠强迫他人给予的。当我们能够平视彼此,不再纠结于“谁贡献大”、“谁更优越”时,我们才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看不起别人的人,最终往往也看不清自己。这话,说给某些老乡听,也说给我们每个人听。
老乡们!都已经是2025年了啊,要做个清醒的人。看看清楚上海是啥样,看看清楚你们自己老家是啥样,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你们是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讨生活,别幻想着什么上海不只是你们上海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