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近日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院长谈》栏目,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医院在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
“医院质量水平高不高,关键在于人才和科研。人才要‘进得来’,还要‘留得住’。同时,医院还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为临床—科研—转化提供一系列支持。”史伟云介绍说,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自主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形成了独特的人才梯队。医院每年都会投入10%的收入用于人才培养,选派有潜力的医生到国内外顶尖医院进修培训,学习掌握国际先进医疗技术和理念。
“在科研创新方面,墨守成规可能就意味着止步不前,我们一定要时时思考如何创新,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让科研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史伟云举例说,“医院聚焦角膜病等眼科难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针对角膜供体短缺的问题,我们探索研发了角膜保存液,延长了角膜保存时间,提高了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此外,医院还成功将动物角膜应用于人体移植,并研发出人工角膜,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
让群众看上病、看好病、少跑腿、少花钱,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在史伟云看来,患者来医院看病,最看重的就是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把病看好,同时也要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此,医院从门诊导医到住院治疗,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通过让医护人员扮成患者体验就医流程,医院不断优化服务细节,如设置清晰的标识、提供干净的卫生间、增设患者用餐小桌等,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史伟云介绍说,“同时,医院还大力推行日间病房模式,建立了日间手术中心,实现了从入院检查到手术完成的一站式服务。日间病房模式不仅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还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实现了医患双赢。”
在助力基层眼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立足专科优势,积极发挥医疗服务高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史伟云介绍说:“我们通过培训校医、派专家到基层医院帮扶、开展互联网医院远程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此外,医院还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眼科学会,通过学术交流和联盟建设,推动全省眼科事业的共同进步。”
谈及医院未来发展,史伟云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才和科研双轮驱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