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季,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郑州等地城市内涝严重。洪水来临时,许多传统观测点因电力中断或设备损坏而失效,但仍有一批基于雷达传感器的水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将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防汛指挥中心。正是这些“无声守护者”,为调度部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极端天气下的考验
洪水暴发时,环境恶劣:暴雨倾泻、河流湍急、漂浮物堵塞,许多接触式和光学设备都会失灵。而雷达传感器因其非接触式、微波穿透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测量精度。
二、数据价值的放大
实时水位数据直接影响防汛调度。例如,当雷达水位计监测到某河段水位快速上涨,后台系统立即发出预警,防汛人员可提前打开泄洪闸门,避免下游水位过高造成灾害。2021年郑州某泵站就是依靠雷达水位数据,提前调度泵站运转,避免了地铁出口淹没。
三、国外经验与启示
在荷兰等低洼国家,雷达水位计已全面用于防洪堤坝和闸门控制。荷兰政府甚至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水位雷达网”,所有数据接入国家水利调度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这为中国智慧水利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四、公众安全背后的科技力量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看到防洪警报和新闻报道,却不一定知道背后有多少传感器在默默工作。雷达水位计就像“无声守护者”,它没有警报声,没有闪烁的红灯,但正是它传回的一串串数据,支撑了防洪体系的科学决策。
五、未来的方向
未来,雷达传感器不仅会应用在大江大河,还会在城市排涝系统、山洪预警系统中普及。配合5G通信和云计算平台,城市内每一个低洼点位都可以实时上报水位,从而真正实现“分钟级预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