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张惠珊)“有了这个防蚊物资补给站,我们在小区里开展消杀工作,渴了能随时取到矿泉水,驱蚊液也能及时补充,干活更有劲头了!”在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下店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外,正在进行蚊媒消杀的志愿者许恩荣一边领取物资一边说。
据了解,为有效应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形势,鲤城区委组织部于近日印发了《鲤城区“党建+”邻里中心“平急转换”指导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积极拓展“1+6+x”服务功能,确保各邻里中心“平时”服务精准、“急时”处突有效。通过打造防蚊物资补给站、搭建防控宣传阵地、设立共享药箱三大硬核举措,让邻里中心从日常服务阵地“变身”防疫前沿堡垒,为辖区居民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安全线。
下店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设立“防蚊物资补给站”。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打造“防蚊物资补给站” 加强防控物资保障
走进开元街道新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一间挂有“防蚊物资补给站”标识的房间内,各类物资摆放得井然有序:靠墙的密闭柜里整齐码放着高效低毒灭蚊药剂、蚊香,柜身贴着醒目的“儿童勿触”安全警示;门口的置物架上,瓶装矿泉水、饮料、面包等物资随时可供领取,小瓶装防蚊液、防蚊贴则在“自助领取区”一字排开,方便居民和游客按需取用。
“我们按照《方案》要求,分‘人员保障’和‘防蚊消杀’两类储备物资,还专门制定了领取机制。”该邻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街居干部、志愿者凭工作证领取物资,每次不超过2天用量,领取信息会详细记录在《物资领用登记表》中;居民和游客凭身份证或手机号码登记,每人(户)每次可领1份便携防蚊物资;每天根据库存动态调整补给量,确保物资用在刀刃上。
据悉,为支持各“党建+”邻里中心做好物资储备,鲤城区委组织部已为每个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提供专项补助经费,目前全区31个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均已完成“防蚊物资补给站”设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