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北京798·751园区内,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在“惠安时尚之夜”闭幕大秀中落下帷幕。本场大秀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与中共惠安县委、惠安县人民政府联合呈现,以“惠女繁花胜似锦”为主题,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女服饰推向了国际时尚前沿,带来了一场融汇闽南海韵、传统非遗与当代美学的时尚盛宴。
“惠安时尚之夜”现场
海石花锦,非遗新叙:惠女精神当代绽放
闭幕大秀以“惠女繁花胜似锦”为主题,通过“海、石、花、锦”四个篇章,展现惠安女以身体力行的画笔,将其坚韧与温柔尽数镌刻于海天之间。
在沉浸式光影与多媒体叙事氛围中,模特们身着以惠安女传统服饰为原型重新解构的设计作品缓步而来——黄斗笠轻垂薄纱,呼应现代廓形;花头巾化作印花元素,点缀于飘逸缎面;短上衣与宽筒裤通过立体剪裁与不对称设计,兼顾视觉张力与动态美感;银腰带则以当代金属饰件的形式重现,勾勒出柔中带刚的女性线条。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带等传统惠女服饰元素经设计师陈宇解构重塑,以现代剪裁、创新面料与色彩组合焕发新生。模特步履间,仿佛惠安女踏浪而来,既有传统服饰的质朴底蕴,又不失当代设计的流动与张力。现场观众沉浸于海浪声、石凿声与闽南乐韵交织的氛围中,感受一场跨越时空的时尚对话。
陈宇表示,惠安女服饰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语言。在保留其“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带”原真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提花织锦、数码印花、环保纤维等现代材质,并借鉴海洋蓝、礁石灰、沙滩金等自然色调,使传统非遗与当代设计展开一场真诚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演出的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的舞者为这场大秀带来了女子群舞《惠女印象》,将闽南女性含蓄委婉的气质与劳作时铿锵有力的形态进行对比,突出了惠安女的精神品质。
走秀现场
文产融合,衣启新章:从织造名城到时尚高地
近年来,惠安积极构建“非遗×城市×时尚”三维联动机制,启动惠女风情推介年系列活动,通过建设惠女海韵休闲街区、打造首个惠安女主题城市会客厅、举办全国巡演及国际交流活动、出台《惠安女服饰保护与传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惠安持续拓展惠女文化的影响半径与经济价值。据统计,2025年惠安已累计接待游客331.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与13.3%,文旅消费显示出强劲动能。
惠安县委书记庄稼祥表示,惠安女服饰承载着惠安女性勤劳、坚韧、质朴的品格,“我们正通过‘惠女+’多元发展模式,推动非遗与城市品牌、时尚产业深度融合。此次与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合作,是惠安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一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惠女文化IP建设,让世界通过服饰认识惠安、记住惠安。”
在产业层面,惠安坚持“实体立县”根基,推动“惠安织造”与“惠安设计”双轮驱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国内外市场。目前,惠安已形成从设计研发、面料生产、成衣制造到品牌营销的产业链条。
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的惠女服饰
美美与共,文化远行:从地域名片到全球IP
“惠女繁花胜似锦”不只一场秀,更是一场时尚的宣言。据悉,本次“惠安时尚之夜”之后,惠安还计划登陆巴黎、米兰等国际时尚之都,致力将“惠女风尚”从地域符号升级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IP。
从渔村的烟火日常到国际T台的璀璨灯光,从粗布衣衫到霓裳华服,随着“惠安时尚之夜”的闪耀绽放,惠安女服饰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华丽转身。它不再只是博物馆中的静态遗产,而是活跃于当代生活、国际舞台的“活态文化”。
未来,惠安将继续以文化为引擎、以时尚为桥梁,推动非遗保护、创意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惠女+”模式的应用场景,强化与全球时尚机构、设计师、企业的合作,构建非遗时尚化、产业品牌化、传播国际化的新生态。
惠女繁花胜似锦,文化根脉永流传。这场大秀让我们看到,传统可以如此年轻,时尚可以如此有根。惠安,正以她独有的文化语言,向世界书写产城融合、文脉传承的时代新篇。(文/图 蕙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