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重建方案(草案)的曝光,像一声惊雷炸在排球圈,这份剑指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的计划,从主教练人选到32人集训名单,再到战术体系调整,每一环都牵着球迷的心。可这份看似周全的方案里,藏着多少能落地的真招,又有多少是纸面热闹?
先说最受关注的主教练,方案里首推郎平,这答案几乎没人反对——毕竟她的执教能力摆在那。可问题是,郎平愿不愿意再挑这副担子?要是她没这个想法,方案就把宝押在了欧洲外教身上。为啥盯紧欧洲?看看2025年的战绩就懂了,17场比赛5次栽在欧洲球队手里:世联赛北京站1比3输给波兰,2比3憾负土耳其;香港站更惨,0比3被意大利零封;总决赛又跟波兰死磕到决胜局,还是2比3输了;到了世锦赛,1比3不敌法国直接出局。也难怪人民日报在2025年9月1日,也就是女排出局的第二天就发文,问大家该向欧洲对手学什么,还点出欧洲排球的男子化趋势,重炮接应、大力跳发已成主流,球员弹跳、滞空、拦网都占优,攻防两端都更具攻击性。
方案里想挖意大利的贝拉斯科,这想法够大胆,毕竟他接手意大利女排后3年拿了4个世界大赛冠军,跟郎平当年的水准不相上下。可意大利排协又不是慈善家,怎么可能轻易放掉这么个冠军教练?退一步说,就算不找贝拉斯科,吉马良斯、特尔季奇、拉瓦里尼、费罗、桑塔雷利、古德蒂这些欧洲名教也在备选里,还计划让朱婷、张常宁、赵蕊蕊、惠若琪这些奥运冠军当助教跟着学,既保女排精神传承,又学先进理念,这思路听着挺美,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落地。
再看那32人国家集训队大名单,是在2025年4月10日排协19人名单基础上调整的,还考虑了李盈莹的脚伤恢复,目标很明确,就是海选全国尖子冲奥运。主攻位置有8个人,分别是朱婷、李盈莹、吴梦洁、董禹含、黄悦鑫、季雨潇、杜秋爽、庄宇珊,既有朱婷、李盈莹这样的老将压阵,也有吴梦洁这些年轻球员;副攻人数最多,有11人,袁心玥、王媛媛是老面孔,还有王奥芊、陈晓辉、杨涵玉、王文涵、单琳倩、陈厚羽、万梓玥、杨玛伊婷、李若琦,能看出是想在拦网和快攻上多做文章;接应位置6人,龚翔宇领衔,搭配杨舒茗、范泊宁、李响、段梦可、单兰沣;二传4人,邹佳祺、张籽萱、许晓婷、解盛钰,风格各有不同,解盛钰沉稳,邹佳琪擅长快变,张籽萱还会跳传;自由人3人,王梦洁、倪非凡、郑欣怡,负责守护后排防线。名单里还有个特色球员,浙江女排的主攻倪梦洁,2003年5月23日出生,才21岁,身高1米81,不光进攻犀利,大力跳发还排过最佳发球手第3名,一传和防守也不差,技术算全面的。可这么多人凑在一起,真能做到方案里说的“只有先发后发区别,没主力替补实力差距”吗?这么大的阵容,磨合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
战术体系方向也跟着欧洲潮流走,要搞进攻立体化、男子化,突出强力接应和大力跳发,还强调快、变、全员参与,让副攻也加入一传和防守。进攻核心有两种思路,要么李盈莹、朱婷或吴梦洁单点强攻,要么朱婷、李盈莹或吴梦洁组成双核;接应位置想让杨舒茗当强力接应,范泊宁、李响、段梦可当奇兵;一传体系靠自由人主接6轮,再加上主攻、接应,连二传都要参与;副攻打法走高快结合的路子,以背飞为主,再搭配前快、短平快,王奥芊、陈晓辉、陈厚羽还被定位成速度型;防守则是区域防守,要求全员接应化,副攻也要扛起一传和防守的责任。这些调整看着是对症下药,可中国女排传统的快变优势,会不会在学欧洲风格时丢了?2025年世锦赛输给法国,暴露的一传不稳、进攻效率低的问题,靠这套战术能解决吗?
更让人犯嘀咕的是排协的操作,之前中国男排战绩下滑,已经请了外教,可女排这边却找了帮男排队员当教练,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还有青训,嘴上说要培养新人,可真正能挑大梁的年轻球员没几个,倪梦洁这样的好苗子,能不能在集训里得到充分锻炼?重建不是喊口号,是要止损,要为重回巅峰铺路。2025年世锦赛出局不是末日,但要是解决不了主教练人选、阵容磨合、战术适配这些问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恐怕只能是空想。
信息来源:中国排协公告、2025年9月1日人民日报文章、2025年中国女排世联赛及世锦赛赛事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