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黄岩岛立下新规矩,批准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海洋生态,但实际上这一招要比直接吹填更加高明,那么,我国在黄岩岛建立保护区,究竟有何深意?
黄岩岛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黄岩岛地处南海东北部,中沙群岛最东侧,西距中沙大环礁约160公里,距永兴岛约610公里,东侧紧挨着中菲自然地理分界线马里亚纳海沟,其周围方圆100平方公里内无大型岛礁或暗礁,水道极深,周围水深超过了3000米,这种深水区比较适合潜艇隐蔽。黄岩岛还是我国距离菲律宾本土最近的岛礁之一,距吕宋岛仅130公里,距离苏比克湾约200公里,因此,黄岩岛可形成天然反潜屏障,对菲律宾本土直接构成战略威慑。同时,黄岩岛又紧邻美国构建的第一岛链,将其打造为战略基地,可将我国的战略防御纵深向东推进300公里,削弱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
从黄岩岛自身条件来看,这是一个近乎等腰三角形的大型环礁,礁盘面积能够达到150平方千米,内部是一个三角形潟湖,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0米,与外界水域连通只有一个东南口门,宽度大约360米至400米左右,中间水深6到11米,可供小型船舶通航,大部分礁盘据水面只有0.5米,宽度大约600至900米,珊瑚生长良好,并且在礁盘的北侧和南侧出口处,各有两处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北边为黄岩区,有一处耸立于海面之上1.8米的巨大珊瑚石柱,露出水面面积约4平方米,南岩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高出水面1.8米。
礁盘浅,又有大片礁石露出水面,部分区域水深还不到一米,这种条件,非常适合填海造陆,去年我国正式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后,很多人就开始期待黄岩岛填海造陆工程能够提上日程,然而我国却转变策略,直接建立了一个黄岩岛自然保护区,据官方发布规划图显示,这个保护区面积3523.67公顷,也就是大约35.3平方公里左右,范围主要包括三角形礁盘的东北斜边位置,但并没有包括礁盘上露出水面的黄岩和南岩,很多人认为,这一规划,还是保留了填海造陆的可能性,那么,我国为何要率先在黄岩岛建立这样一个自然保护区呢?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建立自然保护区,相当于在生态环保层面,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构建完整法理链条,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对黄岩岛的主权管辖。在保护区的基础上,设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程序,有助于我国加强对黄岩岛的控制。
随着黄岩岛国家级保护区的建立,还充分彰显了我国对保护南海生态环境的决心,去年我国就曾发布了一则《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科学事实和真实数据表明,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活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度高达28.6%,相较于2015年有了显著增长,为使 41 种近危,14 种易危造礁珊瑚和珍稀砗磲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建设保护区的意义进一步凸显。
未来以构建“生态共保” 新机制为方向,以科研协作为突破口,有助于我国为日后黄岩岛的资源开发奠定基础。黄岩岛不只拥有玳瑁等多种珍稀海洋生物,还是重要的南海渔场,金枪鱼、石斑鱼、鳗鱼等高价值鱼类十分丰富,包括黄岩岛在内的中沙海域,每年能够盛产上百万吨鱼类,设立保护区后,将更有助于我国渔民科学捕捞,源源不断收获利益。
同时,黄岩岛所在海域还是我国南海重要油气富集区之一,据数据显示,中沙群岛石油储量超过了5亿吨,另外海底还有铜、铁、贝壳灰岩等矿产,周围还有锰结核、金属软泥等元素,其丰富的资源,也是菲律宾觊觎黄岩岛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今我国在黄岩岛建立保护区,相当于给这片海域再添一道锁,可有效防止外部势力对该海域资源的非法攫取,为日后我国的深海能源和矿产开发提供重要基础。
这正是我国在南海博弈和海洋科学管理规划中的智慧所在,通过多部门协作,让菲律宾的舆论手段无计可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