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河南一名14岁少女在所谓的“拓展训练营”中遭遇体罚、虐待,后因身体电解质紊乱,历经一个月的抢救最终离开人世。事发后,位于河南中牟的这家拓展基地被关闭,该基地的校长、生活老师等3人因涉嫌虐待罪被刑拘,心理老师阴某某也因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被捕。
法庭材料显示,未成年被害人王某因身体存在呕吐、心脏疼痛等症状,遂书写信件请求父母将自己接走治病,并将信件交由被告人阴某利,让其帮助转交给父母,被告人阴某利违背王某某的意愿,擅自将信件予以隐匿。
同年8月26日20时,王某在阴某利的宿舍晕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被害人王某的死亡原因符合长时间日晒及摄入不足、呕吐等多种因素引起电解质代谢紊乱致脑部病变,并继发肺部感染,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不要脸的是,被害人的父亲要追加被告“故意伤害罪”,但是被告却矢口否认有故意伤害行为,一直在避重就轻,不知悔改。
把孩子送到这类不正规“训练营”的家长,你很难说他“坏”,他们确实是想让孩子变好。但是呢,你真想扇他们两耳光:真爱孩子的话,怎么会把孩子往那里面送?
这些打着“拓展训练营”旗号的机构,已经是臭名昭著了。他们利用的是父母对子女“不成器”的焦虑,然后声称到了“训练营”,什么爱打游戏、不爱学习、顶撞父母……啥毛病都能治好。
治疗手段是啥呢?好听的说法,是学“国学”,是感恩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字:打。
这类事件其实已经屡见不鲜。2024年8月,江西一名14岁的少女也是在“训练营”遭到所谓“老师”的侵犯。家长说,“这家训练营在我们县城比较有名,我征询孩子意见,孩子很开心,表示愿意去,称想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力。”
然而,女儿回家后行为反常,“她吃饭很少,情绪低落,以前都和我睡床上,结束训练营后只睡沙发,说床上不舒服。”后来,女儿才说,在7月11日至15日,先后3次遭遇“老师”王某侵犯,王某还让女儿吃避孕药。7月17日前后,她先后尝试逃出训练营寻求报警,但被教官等人追回,还曾向生活老师讲述遭遇,寻求帮助,但无果。
什么“老师”“教官”?就是一群道貌岸然的混混。
什么“训练营”?就是一个流氓暴力组织。
在江西,还有一个“豫章书院”。听起来文化味儿十足。所对外宣传最大的特色就是“戒网瘾”,管理的特色是暴力殴打,包括戒尺打手心、打屁股,打龙鞭(用钢筋抽打),关“小黑屋”,不给吃喝,逼迫学生徒手清理粪坑等等。
但是,就是这样暴打折磨孩子,豫章书院的收费却不低。有位家长曾经讲述了把孩子送进去的前后经过,透露说半年收费就三万多元。
家长啊,可怜又可恨。满怀希望的把孩子交到这样的组织里,希望能回来一个“更好”的孩子,结果呢?结果是换来了孩子的千疮百孔,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爱孩子,就要学会平等的和孩子对话、沟通。你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能指望社会上这些死鱼烂虾机构帮你解决。否则,你就是在为这些黑机构为虎作伥。被骗了钱,孩子的精神和身体也受到不可逆转的摧残。
“豫章书院”并没有消失,打着“行为矫正”、“戒网瘾”等旗号的素质教育学校仍然层出不穷。17岁的小俞去年刚从湖南的一所“法制教育基地”离开,她一直在等着自己成年的那天。“我现在还要念书,不念书我早跑了。对我妈妈没什么好恨的,我就想逃离,逃离这个原生家庭。”
这样的违法机构为何屡禁不止,为何还能以“国学”“感恩”的道貌岸然做生意?我想,这才是值得我们追问的地方。
“豫章书院”的案子后来是异地审理的。法官坦言,“豫章书院”在当地拥有盘根错节的社会网络,影响力很大,在当地恐怕很难公正审理。
其他类似机构应该也是一样。这些高昂的“学费”,最后流到了谁的腰包里,谁就是这些机构的保护伞。只要真的想查,我想,是可以查到的。
至于为什么现在还不查,大家心里应该都有答案。
希望家长们擦亮眼睛,不要再把孩子推进火坑了。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