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定义与核心功能
光模块的核心功能是双向信号转换:
· 发射端(TX):将电端设备输出的电信号(如LVDS、PCIe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
· 接收端(RX):将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送回电端设备处理。
简言之,光模块是“电-光-电”信号转换的“翻译官”,实现电域与光域的信号交互。
二、核心组件
光模块的结构主要由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控制单元和接口单元组成:
1. 发射单元:
· 光源:产生光信号的核心器件,分为两类:
· LED(发光二极管):用于低速(≤1Gbps)、短距离(≤2km)多模光模块,成本低但光功率小、谱宽(色散大);
· LD(激光二极管):用于高速(≥10Gbps)、长距离光模块(无论多模/单模),光功率高、谱宽窄(色散小),支持更高速率和更远距离。
· 外调制器(如EAM、MZM):用于≥25Gbps的高速单模光模块,减少直接调制LD的“频率啁啾”(Chirp),提升传输距离。
· 驱动电路:将电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光源的电平(如LD需要恒定电流驱动),确保光信号的稳定性。
2. 接收单元:
· 光探测器(PD):将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电信号,分为:
· PIN-PD:用于低速(≤10Gbps)、短距离场景,响应速度慢但成本低;
· APD(雪崩光电二极管):用于高速(≥25Gbps)、长距离场景,通过雪崩增益提高灵敏度(比PIN高10-20dB),但需要高压偏置(10-50V)。
· 放大电路:将PD输出的微弱电信号放大(如跨阻放大器TIA),使其满足电端设备的输入要求(如TTL、CMOS电平)。
· 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均衡器(补偿光纤色散)、时钟恢复电路(提取同步时钟)、误码检测电路(监控信号质量)等。
3. 控制单元:
· MCU(微控制器):负责光模块的整体控制,如温度补偿(通过热敏电阻调整LD驱动电流,保持光功率稳定)、数字诊断(DDM/DOM,监控发射光功率、接收光功率、温度、电压等参数)。
4. 接口单元:
· 光接口:连接光纤,常见类型有LC(小方头,用于高速模块)、SC(大方头,用于低速模块)、MPO(多芯头,用于400G/800G等多通道模块);
· 电接口:连接电端设备,常见类型有SFP(20针)、QSFP+(38针)、PCIe(用于板载光模块);
· 管理接口:通过I2C总线实现模块与设备的通信(如DDM数据传输)。
三、工作原理
光模块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独立过程:
1. 发射过程(电→光):
电端设备(如交换机)输出的电信号(如10Gbps的NRZ信号)进入光模块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将电信号放大后,控制光源(如LD)发出对应的光信号(光功率随电信号变化)。光信号通过光接口(如LC)耦合到光纤中,传输到接收端。
2. 接收过程(光→电):
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通过光接口进入光探测器(如PD),PD将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的电信号(电流或电压)。该电信号经跨阻放大器(TIA)放大后,再通过均衡器(补偿光纤色散导致的信号畸变)、时钟恢复电路(提取同步时钟)处理,最终输出符合电端设备要求的电信号(如LVDS)。
四、主要性能参数
光模块的性能由以下关键参数评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速率、距离和稳定性:
五、分类方式
光模块可按传输速率、光纤类型、封装形式、工作温度等多种标准分类,常见类型如下:
1. 按传输速率:
· 低速:≤1Gbps(如100Mbps、1Gbps);
· 高速:≥10Gbps(如10G、25G、40G、100G、200G、400G、800G)。
2. 按光纤类型:
· 多模光模块(MMF):使用多模光纤(芯径50/62.5μm),波长850nm为主,传输距离短(≤1km),成本低,适用于数据中心、企业网短距离互联;
· 单模光模块(SMF):使用单模光纤(芯径9μm),波长1310nm/1550nm为主,传输距离长(≥10km),适用于电信骨干网、城域网长距离传输。
3. 按封装形式(最常用的分类方式):
·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小封装可热插拔,支持1G/10G速率,广泛用于企业网、数据中心;
· SFP+(Enhanced SFP):增强型SFP,支持10G速率,功耗更低,体积与SFP兼容;
· QSFP+(Quad SFP+):四通道SFP+,支持40G速率(每通道10G),用于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
· QSFP28(28G Quad SFP):每通道28G,支持100G速率(4×28G),是当前数据中心的主流高速模块;
· OSFP(Octal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八通道可插拔,支持400G/800G速率,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 CFP(C Form-factor Pluggable):用于更高速率(如100G、400G),体积较大,适用于电信网络。
4. 按工作温度:
· 商业级(0~70℃):用于数据中心、企业网等室内环境;
· 工业级(-40~85℃):用于户外基站、工业控制等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强。
六、关键特性
1. 热插拔(Hot Swap):
支持在线插拔(如SFP、QSFP系列),无需关闭设备即可更换模块,极大简化维护流程。
2. 数字诊断(DDM/DOM):
通过I2C总线实时监控光模块的发射光功率、接收光功率、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可提前预警故障(如光功率下降),缩短排查时间。
3. 多源协议(MSA):
如SFP MSA、QSFP MSA,规定了光模块的机械结构、电气接口、性能指标等,确保不同厂商的模块兼容。
4. 低功耗设计:
高速光模块(如100G QSFP28)的功耗从早期的8W降至3~5W,满足数据中心“高密低耗”的需求(每U机架可部署更多模块)。
七、应用场景
光模块的应用覆盖电信、数据中心、企业网、工业等多个领域,具体场景如下:
· 数据中心:服务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高速互联(如100G、400G光模块),用多模光纤(短距离)或单模光纤(长距离);
· 电信网络:骨干网(如100G、400G单模光模块)、城域网(25G、100G)、接入网(10G、25G),用于运营商的长途传输;
· 企业网:办公楼、园区的网络连接(如1G、10G多模光模块),传输距离500m~1km;
· 工业环境:户外基站、监控系统(如工业级10G光模块),耐受高低温、振动等恶劣条件;
· 消费电子:光猫(ONT)、家庭网关(如1G/10G光模块),连接家庭网络与运营商FTTH(光纤到户)网络。
八、发展趋势
1. 更高速率:
从100G向400G、800G、1.6T演进,满足AI、云计算、元宇宙等应用的海量数据传输需求(如ChatGPT的训练需要每秒数百G的带宽)。
2. 更小封装:
如QSFP-DD(Double Density QSFP)、OSFP,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提升通道数(如QSFP-DD支持8通道,实现400G/800G速率),提高机架密度。
3. 更远传输:
相干光模块(Coherent Optical Transceiver)通过相位调制(如QPSK、16QAM)和数字信号处理(DSP),实现长距离高速传输(如100G相干模块传输距离可达1000km以上),用于电信骨干网。
4. 集成化与智能化:
板载光模块(COB):将光模块直接封装在交换机芯片上,减少信号损耗(延迟从10ns降至1ns以下),提高集成度;
智能光模块:内置AI算法,可动态调整光功率、波长,优化传输性能(如自适应调制,根据距离调整调制方式)。
总结
光模块是光通信系统的“心脏”,其性能(速率、距离、功耗)决定了通信系统的能力。随着AI、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光模块正朝着更高速率、更小封装、更低功耗、更智能的方向演进,成为支撑数字经济的关键器件。
上海科光通信专注光通信、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慧物联等解决方案,公司重点聚焦发展超100G OTN传送、5G光网络、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光纤传感、物联网等基数,致力于为互联网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信息安全和智慧物联集成商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其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运营商、教育、金融、医疗卫生、电力、交通、能源等行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