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晚,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泉景社区活动室总是灯火通明,一个以“邻里夜校”为代表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
据了解,“邻里夜校”的诞生,源于一组来自社区网格员调研的“暖心数据”。通过前期走访发现,居民学习类需求占比高达66.5%,社交与娱乐需求分别为22.3%和11.2%。
“群众有需求,我们要响应。”天星桥街道泉景社区党委书记殷丹丹说,今年5月,“邻里夜校”公益课堂项目应运而生。项目创新采用“双师课堂”模式:“邻里能人”担任主讲,社区工作者化身“课堂助理”,负责氛围营造与流程支持。课堂不仅配备了智能教学设备,还专门设置交流互动区,通过“破冰-互动-分享”三段式教学设计,打造“既学知识又交朋友”的沉浸式学习场景。
在首期英语课上,资深教师刘老师以游戏化教学为特色,通过单词接龙、情景演绎等方式,成功吸引14组亲子家庭参与。“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妈妈陈女士感慨地说,“孩子学得开心,我们大人也能认识更多邻居。”
像这样的课程,如今已形成月均超150人次参与的稳定规模。“邻里夜校”“能量加油站”等项目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推动社区实现从“陌生人社会”到“熟人社区”的转变。
在不少城市社区,宠物饲养已成为许多家庭的生活常态,但也伴随着饲养纠纷、环境卫生、邻里矛盾等一系列治理难题。
近日,泉景社区推出“网格化+宠物治理”新机制,通过打造“爪爪之家”服务平台、组建志愿护卫队、推广文明养宠公约等举措,探索出一条社区宠物治理的新路径。
经过摸排情况,泉景社区内有19%的住户饲养宠物,其中年轻人集中的融汇B区比例更高。为此,社区精准掌握养宠底数和服务需求,并据此推出临时代喂养、集中寄养等“暖心代护”服务,有效解决了节假日、出差期间“宠物照护难”问题。
同时,社区还牵头制定了《文明养宠公约》,从源头上减少因养宠引发的邻里纠纷。同步成立的“爪爪护卫队”则定期开展巡逻与服务,推动宠物治理常态化、精细化。
殷丹丹介绍,在“360°泉景”党建品牌引领之下,天星桥街道泉景社区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为路径,全力推进“打造有温度的社区”建设,通过政治、综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六治融合”,社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夯实治理根基,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角”。(谭姣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