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河南中牟那家拓展基地的消息,把王先生夫妻俩的日子彻底砸了——14岁的女儿莉莉(化名)没了,再也不能跟他们说写小说的事儿了。
谁能想到,当初花3万送莉莉去学国学、做疏导,盼着她开心,这缴费单最后竟成了“催命符”。莉莉之前就说想休学,她爱写网络小说还有粉丝,夫妻俩没拦着。后来刷到基地广告说能调心态,看着靠谱,再贵也交了钱。
可这“成长基地”根本是个牢笼,孩子不能带手机,联系家里只能等老师转电话、帮忙寄信。出事前老师发过莉莉照片,看着挺好,王先生还跟老婆说放心了。结果8月26号晚上,一通电话过来:“你女儿晕倒了,正送医院!
夫妻俩连夜从北京赶回去,ICU里的莉莉让他们傻了眼:眼睛快看不见,身上全是伤,呼吸都靠机器。医生说她电解质紊乱,在ICU熬了一个月。昏迷时莉莉总念叨“凭什么打我”,清醒了第一句就问“爸,你收到我信没?
这时王先生才知道,莉莉在基地早撑不住了,老吐还心疼,偷偷写了6封求救信,全被心理老师阴某某扣了。更吓人的是,警察在阴某某家搜出180多封其他孩子的信
检察院说,阴某某负责通信却藏了信,莉莉在她宿舍晕倒后没救过来。法医鉴定是长时间暴晒、吃不下饭、老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脑部病变,又得肺炎,最后器官衰竭了
今年6月开庭,阴某某认罪,却说“按学校规定,不让寄想家、要零食的信”。可王先生翻遍资料没这规定,气得发抖,说她还涉嫌虐待,提交证据后法院休庭。9月二次开庭,她还是这套说辞——连求救信都扣,哪配当心理老师?
现在王先生一想起莉莉就心疼:那6封信要是寄到了,女儿是不是就不会走?可哪有如果啊,阴某某掐断的是莉莉的生路,是这个家的希望。《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明说见着伤害要制止,她倒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案子还在等判决,可再严惩,爱写小说的莉莉也回不来了。180封信背后,还有多少孩子在遭罪?那些喊着“教育”“疏导”的机构,藏了多少黑幕?
只盼法律给莉莉一个交代,也提醒家长们:别让爱变成伤害,别让“成长机构”成了吞孩子的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