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睿捷 通讯员:龚雨西
不幸罹患巨大肺鳞癌,六旬老人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肺部肿瘤I科团队运用“夹心饼”(又称“三明治”)免疫治疗方式,将肿瘤“前后夹击”,使其从7厘米缩小至基本清除,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创造生命奇迹。
60岁的汪姓老人来自湖北麻城。去年10月,他因持续咳嗽并带血丝,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医。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其右肺下叶长了一个直径达7厘米的巨大肿瘤,被确诊为肺鳞癌ⅢA期。
得知这个噩耗后,家属的第一反应是立即手术切除肿瘤。但肺部肿瘤I科主任姚颐、副主任陈露露及主治医生李瑞斌经过对病情的仔细分析和讨论后,考虑患者的病情属于肺鳞癌ⅢA期,且肿瘤体积过大,直接手术切除创伤大、风险极高,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夹心饼”免疫治疗方式,来循序渐进地消除体内的肿瘤。
姚颐介绍,“夹心饼”免疫治疗方式如同对肿瘤进行“三层夹击”:手术前利用“化疗+免疫治疗”的组合拳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和创伤;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精准手术切除,更容易彻底清除病灶;术后继续接受免疫治疗,持续激活免疫系统,清除残余癌细胞,最大限度防止复发。
在肺部肿瘤I科团队的精准诊疗下,经过三个周期的前期治疗,复查结果让所有人振奋不已:老人体内的肿瘤从7厘米成功缩小至3厘米。随后,医院胸外科团队顺利为其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已被基本清除。
目前,老人已进入免疫维持治疗阶段,通过长期、低剂量的免疫调节药物来控制病情,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他又能像常人一样生活作息了。
姚颐表示,癌症并非绝境,“夹心饼”等最新的肿瘤创新综合疗法可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他同时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是保护生命的第一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肺部肿瘤I科主攻肺癌、气管肿瘤、胸腺肿瘤、胸膜间皮瘤等胸部肿瘤,综合开展放疗、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细胞治疗等疗法,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联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