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典诗歌,咱们最先想到的多半五言或七言,它们是古诗里的 “主流选手”。可很少有人留意,诗坛里还藏着个 “小众宝藏”—— 六言诗。
六言诗每句六个字,要凑齐韵律、讲顺意思,还得兼顾意境,比五言多一字怕拖沓,比七言少一字怕局促,连不少大诗人都觉得 “不好拿捏”。
因为这份难,写出彩的六言诗都带着股特别的魅力:节奏慢悠悠的,像傍晚散步时的脚步,既能像五言那样勾勒简洁画面,又能像七言那样藏住细腻情绪。
今天,我就给大家精选了10首超凡意境的六言古诗,从春天的落花写到冬天的暖炉,从山间的农家写到旅途的心事,让我们重新认识这种诗体的独特魅力。
《田园乐七首・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清晨刚醒,推开窗就看见院子里的桃花花瓣上还沾着昨夜的雨水,旁边的柳树裹在清晨的薄雾里,像蒙了层纱,软乎乎的。
地上落了一地花瓣,家里的小童还没起床打扫,枝头的黄莺已经叽叽喳喳叫开了,可住在山里的 “山客”(其实就是王维自己)还赖在床上没醒。
王维被誉为“诗佛”,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诗中“含”、“带”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让景物顿时生动起来。
“未扫”与“犹眠”更是点睛之笔,将田园生活的闲适慵懒表现得淋漓尽致。六言诗舒缓的节奏与诗中悠然自得的意境相得益彰,读来仿佛置身其中,不忍惊醒这片宁静。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一个人走在木板桥上,脚下是潺潺的泉水声,就像大自然弹奏的小曲儿。到了中午,太阳照在茅草屋的屋檐下,公鸡开始打鸣了,那声音在山里回荡。农家人一边忙着焙茶,一边跟你解释 “别嫌这焙茶的烟太暗,呛着你”,话还没说完,又笑着指院子里的谷子 “你看今天天晴,刚好晒谷,多好啊!”
没有华丽的词,全是大白话,却把农家的日子写得特别鲜活:有泉水的清,有鸡鸣的闹,有焙茶的烟味,还有晒谷的欢喜。
六言诗的句式在这里就像一条顺滑的小路,场景转换得特别自然,就像看电影一样,一幕接着一幕,特别流畅。
《寻张逸人山居》
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陡峭的岩石旁边,只有一条窄得连鸟都要小心过的路,人走在上面,得紧紧抓着石头才敢动。可走着走着,竟然发现这个山谷里竟然还住有人家!传说中的桃源肯定在山谷最深处,因为那山涧流水正漂浮着片片落花。
“危石”和“空山”把那种偏远、幽静的氛围给烘托出来了。“才通鸟道”把山居的隐蔽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浮来落花”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
他可没直接写世外桃源有多美,而是用落花来暗示,你会忍不住想,落花飘来的地方,是不是有桃花林?是不是有良田美池?
读完这首诗,你会觉得,找不找得到桃源不重要,光是这寻找的过程,就够美了。
《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天气冷得厉害,毛笔都冻硬了,蘸了墨也写不出新诗,干脆不写了,把炉子里的酒温了一遍又一遍,暖乎乎的酒下肚。喝得有点醉意的时候,看着砚台里墨汁凝结出来的花纹,再看看皎洁的月光,恍惚间就觉得好像是大雪把前面的村庄都给盖住了。
你看李白就是这么浪漫,冬天的冷在他眼里都成了趣事 —— 冻了笔不恼,反而借酒赏景,把墨汁看成雪花,连寒冷都变得温柔了。
冬日生活小细节,把立冬的慵懒和李白的洒脱表达的淋漓尽致,读后让人心生向往。
【5】
《山寺秋霁》
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
树色尤含残雨, 钟声远带斜阳。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雨过后山寺的景象。
溪水水位下降,水流浅缓;山寺笼罩在秋日的雾霭中,一片苍茫。树叶的颜色还含着残留的雨滴,远处传来的钟声仿佛携带着斜阳的余晖。
“浅浅”、“苍苍”叠词的运用,让“溪流”、“山霭”更加生动形象。“含残雨”、“带斜阳”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从溪水到山霭,从树色到钟声,一点都不乱,就像你真的站在山寺前,看着雨后的秋景,听着远处的钟声,连呼吸都慢了下来。
【6】
《游慧力寺》
康与之
天涯芳草尽绿,路旁柳絮争飞。
啼鸟一声春晚,落花满地人归。
天边的草全绿了,一眼望不到头;路边的柳絮像小雪花一样,你追我赶地飞,到处都是春天的热闹。
突然一声鸟叫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春天已经快结束了。再低头一看,地上落了一地的花,刚才还在赏春的人,也慢慢往回走了。
前面写的全是春天的热闹,芳草绿、柳絮飞,多开心啊,可后面的 “啼鸟”“落花” 一下子把情绪拉了回来,让人想起 “春天要走了”,心里有点怅惘。
【7】
《山行》
杜牧
家住白云山北, 路迷碧水桥东 。
短发潇潇暮雨, 长襟落落秋风。
我家在白云山北边,可走到碧水桥东边,就找不着路了,傍晚的雨丝打在短头发上,秋风掀起了宽松的衣襟。
“短发”“长襟” 是细节,却把杜牧的形象写活了, 不是赶路的匆忙旅人,是个能在迷路时停下来赏雨的人。
就算迷了路,被雨淋、被风吹,他还是一副从容的样子,没有急着找路,反而享受这雨中的秋风。
【8】
《江南三台》
王建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 有风有雨人行。
青草湖边,草长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飞猿岭上,猿猴的叫声传来,从万里之外来的客人,终于到了湘江边,可天不帮忙,又刮风又下雨,但他还是接着往前走,没有停下。
这首诗没有写旅人有多累、有多难,只写 “有风有雨人行”,简单六个字,却把旅人的坚韧全藏在里面: 不管天气多差,路多远,只要到了目的地,就接着走。
【9】
《烟雨》
韦应物
烟雨湖光软漾,空濛山色生奇。
忆自段家桥水,流连不觉遄飞。
这首诗描绘的是烟雨江南的美景。
烟雨朦胧中,湖面波光轻柔荡漾;雾气空濛,山色变幻奇妙。回忆起当年在段家桥边的流水旁,沉醉其中,不知不觉间时光飞逝。
这首诗一半写眼前的烟雨,一半写过去的回忆,“软漾” 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把湖水的温柔写透了;“空濛” 也刚好形容山色的朦胧。
眼前的景是温柔的,回忆里的段家桥也是温柔的,两者凑在一起,江南的美就更浓了。
【10】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晚年写的诗,也是六言诗里写人生感悟的巅峰之作。苏轼这时候已经经历了太多:被贬到黄州,又到惠州,最后到了偏远的儋州,一路坎坷,可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没有抱怨,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我的心就像已经烧成灰烬的木头,毫无波澜;我的身体就像没有系缆绳的小舟,漂泊无依。若问我一生的功业在哪里,那就是被贬谪的黄州、惠州和儋州。
“已灰之木”“不系之舟” 把他的沧桑写透了,可最后一句的自嘲里,又藏着他的豁达。
没有多余的话,却把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全装进去了。读这首诗,你会懂苏轼:人生再难,也能笑着活下去。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