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202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落幕,潘展乐与队友合力夺冠,为他此次全锦赛之旅画上句号。
就在一个多月前,新加坡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半决赛爆出冷门: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冠军潘展乐游出47秒81,总排名第十,无缘决赛。一时间,“状态下滑”“奥运后遗症”等猜测甚嚣尘上。如今回国参赛,潘展乐似乎有意借全锦赛“练手”而非“逞强”。他并未报名主项100米自由泳,而是选择50米蝶泳、100米蝶泳及多项接力。在50米蝶泳决赛中,他以23秒80创个人最佳成绩,虽未摘金,却显得从容:“世界比赛参加的单项少,全运会参加的单项多,每一项都要努力游好。”
这似乎是一种策略性的“缓冲”。即便比着副项,他也没松自由泳的弦:“先把50米自由泳游明白,蝶泳当副项,偶尔练一练。”这种不同泳姿的切换,实则是对比赛节奏的主动适应——全运会赛程密集,高手需多线作战,提前演练强度调配,恰是明智之举。
巴黎奥运会后,潘展乐的体重增加了3—4公斤,体能储备明显不足。新加坡世锦赛他报名5个项目,尤其在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拼出46秒63的高水平分段,消耗巨大。此后单项状态下滑,某种程度上是身体发出的预警。
此次全锦赛,潘展乐通过副项调整、接力磨合,正逐步找回水感、控制体重。他的训练重心显然已转向更长远的规划:“我的目标还是2028洛杉矶奥运会。”
从新加坡的“爆冷”到成都的“回暖”,潘展乐的故事并未暂停,而是进入了新一轮蓄力。天才的成长从来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学会与波动共处、在逆境中调整。十五运会乃至洛杉矶奥运周期,他仍需面对对手持续进化(本次世锦赛半决赛第八名已需47秒64)、技术细节优化、体能分配等挑战。
巴黎奥运的辉煌已写入历史,新加坡的失利好似一盆冷水,而全锦赛的沉稳表现则让人看到:真正的天才,从不因一时胜负偏离航道。他的故事,仍在书写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来源:成都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